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另类官商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常智光在和白时中商量好久后,宣布引咎辞职,不过推荐白时中继续担任监国,表决将在三天后进行。不过,这么一来大家也明白了,这个监国不仅是权利比较大的人,而且还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人。

常智光这个决定一出来,获得了朝臣们的支持,也获得了一直关注朝局京城人的支持。

正文354第351章君臣演双簧

更新时间:1-318:47:10本章字数:3275

?这点裁决权利对公主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对大臣们来说,就是非常关注的。他们关注这些事,甚至超过了对边疆的关注。以前这些事都是熟悉业务的臣子上公文,公主看谁有道理就按谁道理拍板。

现在反过来,公主不管了,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常智光提出的,增加大米零售价格,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就受到了所有人广泛的认同。但常智光提出的修改茶叶法,就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见,常智光的理由无法说服他们,反对人氏也举出修改茶叶法后负面的影响。

在太学的清议厅成为京城变化最大的地方。不仅有太学生还有官员在这里阐述自己对事情的观点。比如有人提议,增加税收,多收入者多交税,原因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也有人提议减少外流而来白银和黄金的税收,刺激大家海外淘金。还有什么下放卖盐权到州里各种提议。

法。常智光不容许他们形成聚集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点吴敏是赞成的,但王锡爵是反对的,而和常智光一起执政的白时中对常智光这样想法也持反对意见。

不过因为政治需要,白时中支持常智光,吴敏反对常智光。吴敏和王锡爵都在等常智光的政策出现大问题,最后把其拉下马来。比如刘挺打败了,比如其他边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让常智光下台的可能。

王锡爵对权利欲望不大,但是却很反对常智光对边族政策。为了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夺回权利后改变政策。这和公主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万言书去感动公主,扭转公主的政策。

王锡爵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常智光,因为常智光采取的政策是其执政内部有统一认识的。如果常智光乱来,常智光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轰下台来。

这个制度不是说起就起的,这是朱玉已经打算很久的一个构想。不过原先代表人物中并没有常智光就是。朱玉认为常智光不是云游,就是被自己法办,几乎不可能去朝堂。常智光本身对当官,特别是复杂局面的朝会是没有兴趣的,不过却被朱玉的改革计划吸引。

而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常智光上任不到半个月,迫于压力,引咎辞去监国身份,原因就是吏部一份表章。上面历数了吏部这些年来给常智光开的‘罚单’,主要就是不结婚不生小鬼两大罪名,还有是海瑞很多年前对安国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常智光存在贪污的嫌疑。

另外一份几年前御史台公文指出,常智光私生活非常不检点。王锡爵拿了这几样东西要求常智光解释,并且说常智光虽然是大明栋梁,但是生活方面劣迹斑斑,这样人不能担任监国。

朱玉收到这个消息笑了小半个时辰,而后很得意对九公公道:“原先他干这些破事,本宫不想计较,别人不爱计较。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屁股没擦干净,就只能下台。”

常智光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本来嘛,找妓女,不结婚生小孩,都是常智光自己的私事,常智光对朱玉也从不避讳。毕竟朱玉是看你能力怎样,不是看你能找几只母猪,生几窝小猪。但王锡爵拿到朝会上一说,常智光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克林顿就不能有婚外情。

其他什么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等国家大员肯定也搞点七八五六的,但人家不是老大,不用上台面。常智光本来不上台面,大家也不会对常智光这些私生活说话,但既然你当监国,那道德水准必须得过得去。

改革其实每朝每代都有,只不过动作大小区别而已。从宰相这职位来说,也经过了各种风雨飘摇,到现在还没有把其真正权利确定下来。

战国的宰相是军务和政务两手抓。秦朝时候觉宰相权利大,于是出了左右相来让他们互相制约……除了宰相,征兵或者募兵、按丁收税或者是按地收税等等问题各朝都不相同。王安石的变法遭遇很大抵触,最主要问题是他的改革是触犯地主们的利益,牺牲地方的权利和利益,富强朝廷。

常智光的政治改革则没有本质触犯士族们的利益,大家都有自己一个代表团体,有本事你就来抢位置。即使士族不上位,上位者也要考虑到士族们的意见。所以这场政治改革风波,并没有实质的触动任何一方的利益。比常智光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谁都得利,那到底谁做出了牺牲呢?很多人认为是朱玉代表的皇权。但事实上朱玉并没有损失权利。主要权利还在她手上。至于琐事,朱玉也不是一个喜欢听唠叨小事的人。这政策还保证了将来的皇帝会脱离矛盾的焦点。如果非说朱玉有牺牲,就是牺牲了不大不小政务的裁决权。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