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3 朝鲜之乱
此时的日本国内,明治政府的实力派人物不仅己在鼓噪“征韩论”,而且还就“征韩”的具体步骤进行策划,并把侵略朝鲜与日本的基本国策联系了起来。
为策划“征韩”,是年日本天皇曾命木户孝允出使中国和朝鲜。
后因木户所在藩山口倒幕主力“奇兵队”解散引起农民不满和动乱,未能成行。
不过,为木户出使所作的有关朝鲜政策的准备,继续照常进行。
这时,日本外务省曾专门派外务权大录佐田白茅等外交官,假借对州藩吏之名去釜山活动。
对州藩主除掌管与朝鲜的聘问往来、代表幕府向朝鲜派出参判使外,自身还经常派家臣出使东莱府。
出访朝鲜的日本使臣所持国书有一定格式,并加盖朝鲜方面铸发的铜印,即所谓“图书”。
“王政复古”后,1868年3月23日,日本新政府宣布承认对州藩主世袭的代表国家与朝鲜外交的特权,并授与该藩藩主宗义达外国事务局辅的职衔。
宗义达奉命向朝鲜通告:日本时势一变,政权归一皇室,更张纲纪,大修邻好。
所谓“大修邻好”,只不过是日本政府推行“征韩外交”的口实。
萌总裁现在行使的策略,就是当初日本人的策略。
而且,华国的条件更加便利,因为朝鲜现在就是华国的一个行省了。
萌总裁看着乱七八糟的朝鲜局势,就像是对待一间新房间,他无法忍受杂物,但是怎么处理这些杂物?
都烧掉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既然朝日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邻通信关系,自然不存在“大修邻好”的急切需要。
日本明治政府企图改变两国交往的惯例,夺取外交主动权,并设置陷阱,借大修邻好之机变更外交公文格式,用“天皇”的称谓降低朝鲜国王的地位,以造成朝鲜屈从日本的既成事实。
明治元年12月,由对州藩主宗义达委任的“大修”大差使等人一行抵达草梁使馆,向朝鲜倭学训导递交国书。
文中多处使用“皇”、“勅”之类的文字,并加盖日本国新铸的印章。
虽然大院君政府礼貌地接待了日本来使,并派员参加倭馆举行的“下船宴”,但断然拒绝了日本的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