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甲午崛起 > 1169 奥运外交

1169 奥运外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后,散布于东地中海的希腊人便基本被置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尽管如此,亡国之痛、宗教冲突和身为苏丹二等臣民的身份,还是深深刺激着曾经骄傲的希腊人。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直到今天,很多希腊人仍然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

到了19世纪初,老迈的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微,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1814年,以解放希腊为目标的秘密组织“友谊社”成立,并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多瑙河公国和君士坦丁报同时起事。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心中欢喜的看着华皇,华皇就是她的神。

凯瑟琳夫人更是这样,从华皇一两岁的时候开始,凯瑟琳就已经这么认为了,九岁的华皇,更加沉稳干练,几年不见,也让凯瑟琳更加崇拜。

海岸曲折、蔚蓝而美丽的爱琴海,先后诞生了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古典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勾起无数骚人的浪漫遐想。

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偌大的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但基本全是希腊领土,甚至离土耳其近在咫尺的土耳其沿岸一系列岛屿,也都属于远在海的另一头的希腊所有。

爱琴海也的确成为希腊与土耳其两国的“冷战”之海,两国围绕各自的国家利益在爱琴海问题上尖锐对立,互不相让,甚至一度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1821年,多瑙河公国首先起义,很快被土耳其人镇压,但伯罗奔尼撒立刻起兵响应。

经过激烈战斗,到3月底,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已经被起义者所控制,而奥斯曼帝国也展开了全力的镇压。

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奥斯曼帝国之手。此一国人亦耳熟能详的事件,掀起的滔天巨浪,经过数百年的翻滚,仍不断荡漾起层层涟漪。

“巴尔干火药桶”地区时不时迸发的紧张局势中,万里之外的华国和华皇,也能感受到其余波。

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历时百年的爱琴海权益纷争,亦由此种下了远因。

拜占庭帝国末期,国力日益衰落,最后领土仅剩下首都君堡、周边的东色雷斯以及部分希腊地区,首都本身也残破不堪,在城破前仅剩5万人口,约7000左右的能战之兵。城中到处残垣断壁,村社农田遍布。

城破之后,土耳其军虽然也进行了烧杀淫掠,但得益于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刻意保护(他并不想获得一座彻底损毁的都城),情况尚好,不久希腊人便重新来此定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