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亚洲宣言】
对英国而言,一整个拉丁美洲是个比美国更大的市场。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门罗主义在当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英国在拉美的影响要大大超过美国。
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起门罗主义。
这是美国涉外事务之转折点。
华皇认为,这个外交政策,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定位非常准确,向全世界宣示,尤其是向欧洲列强们宣示,我就要守住美洲,没有要跟你们争夺世界霸权。
这也让美国直到19世纪要结束的时候,才卷入世界战场,最先开刀的还是早就剩下一张虎皮而已的次强西班牙。
拉丁美洲国家正在进行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美国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
门罗主义形成的近因,是俄国要求攫取北美大陆西北沿岸地区,以及中拉丁美洲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
西班牙帝国在新大陆上的势力,随着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结束而瓦解。
1815年至1820年间,何塞·德·圣马丁引领阿根廷、智利、与秘鲁走向独立;而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西蒙·玻利瓦尔领导则领导自己的国家走出殖民主义。这些新成立的共和国期望获得美国承认,而美国国内许多人也认可这种想法。
但詹姆斯·门罗总统与其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不愿在胜负未卜下冒国际战争之险。有人认为,就其作为看来,在欧洲列强未插手干涉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会让西班牙与各个起事的殖民地自己分出你死我活;另有人坚称,由政府承认这些战争并保持中立的态度看来,两人在法理上已然承认这些新国家。后面这项说法,因美国当时将海军舰艇售予这些起事的殖民地而获得验证。
英国则在维护君主制度与渴求新市场之间摇摆不定。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
这项咨文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宣言”。
它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