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 伊藤博文寻求见德皇】
俾斯麦比威廉更大手大脚的进行更强硬的改革。其实这个时候,皇帝就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比不上俾斯麦。
而且在之后的威廉和俾斯麦争执帝国的皇位到底叫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威廉也作出让步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强硬派遇到了另外更强硬的一个强硬派。
而弱的一方认识自己弱,所以选择退出。
要了解俾斯麦与威廉一世的关系,首先得先了解威廉一世是怎样的人。
伊藤博文一抬手,“列强国家,哪一个不高傲的?日本的陆军不然为什么要学习德国?这次和德皇见面的事情,对于我们日本来说很重要。”
森山茂点点头,“大人说的对。不过,大人真的认为,德皇能够决定俾斯麦的想法吗?似乎德国的对外政策,长期以来,都是掌握在俾斯麦的手中的。”
“至少能影响百分之五十以上吧,本来支持日本还是支持华国,对于德国来说,就不是很要紧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势力没有伸展到亚洲,即使我们不来德国,我相信,德国人为了华国,而公然和英国人作对的可能性也很小,更何况,俾斯麦和威廉一世,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政治伙伴了,他们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您是这样看俾斯麦和威廉一世的关系的吗?我还一直觉得俾斯麦通过一系列手段统一了德意志,威廉一世可能会因为他功高盖主而干掉他呢。”森山茂回答道。
“你不用用我们东方人的想法来想西方人,说起来,老威廉全家和俾斯麦的关系都是算不上多好。当初霍亨索伦家刚刚接管勃兰登堡边区的时候,俾斯麦家就是边区里带头造反的强盗骑士之一。甚至在两百年后,腓特烈·威廉一世给老弗里茨留下的黑名单里,俾斯麦家依然位列其中。腓特烈·威廉四世给奥托·冯·俾斯麦下的评语就是“红色反一革命,非关键时刻不能用”。老威廉登基之前,摄政期间也对俾斯麦无甚好感,登基之后之后如果不是因为局势无可收拾也未必会任用俾斯麦。当初俾斯麦在议会发表那篇铁血演说的时候,我听人说,老威廉直接就被俾斯麦的强硬态度给吓住了,甚至一度的以为他自己要在革命里被打下台。在日常的国务里两个人也是常有龃龉,古稀之年的德皇威廉一世动辄就撕掉俾斯麦的公文。这两个顽固的老头最著名的两次冲突,一次是萨多瓦战役之后,关于对奥地利及其盟友的处置问题;另一次就是关于统一之后皇帝的头衔问题,这个问题多亏了老威廉的东床佳婿巴登大公腓特烈从中斡旋,才得以解决。两个人的关系就像是老人骑马,老人不相信马儿,马儿也不甘于被老人控制。老威廉每次和俾斯麦较劲的时候,俾斯麦都是直接拿辞职威胁的。”伊藤博文笑着解释道。
在伊藤博文和森山茂会馆驿的路上,华皇一行人到了西班牙王国。
“陛下,柏林发来的密电。”刚刚进入馆驿,王占奎就拿来了电文。
萌总裁亲自接过来看,电文显示,伊藤博文已经在寻求见到德皇威廉一世了。
伊藤博文在观察着华皇的一举一动,萌总裁也同样在观察着伊藤博文,只是华国的电报系统发达,萌总裁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伊藤博文的动态,而伊藤博文的消息接收速度,比起华皇来,则要滞后不少。
“大人对于欧洲各国的事务,都是了如指掌,很教人佩服。”森山茂心悦诚服的道,听完伊藤博文的描述,对于俾斯麦和老威廉一世的关系,有了一个很具体的认识。
伊藤博文笑道:“说出来可能让人不太相信,总是以军装形象示人,留着大胡子,并且有着“霰弹亲王”美誉,一派正统普鲁士军人形象的威廉一世,其实性格出人意料的软弱和反复。在几次历史关头,临近做决定时候,威廉经常出现犹豫不决和反复无常的表现,甚至在1848年他镇压柏林革命也是如此,在紧急的关头,他经常被互相矛盾的两个意见折腾得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有几次还在宠臣们面前流下了眼泪,老国王泪水涟涟、俾斯麦首相在旁边拍手安慰的场景光是想象都让人有些不安。像是德皇威廉一世这种人,其实很希望得到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的强力推动,尽管他比俾斯麦大了快二十岁,但是在俾斯麦面前毫无长者的风范,每次他们吵架最后都是以德皇扭扭捏捏地顺从了首相的意志而收场。以至于俾斯麦暗自感叹过“我们的君王就像任性的女人,非要哄哄才行”。而俾斯麦,虽然有毁有誉,但是谁都必须承认,他是19世纪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虽然德意志的统一看上去是必然趋势,但是他在其中依旧功不可没,他的意志坚定,而且眼光高远,把握住了整个时代的脉搏,他的强力光芒,使得哪怕是身为国王和皇帝的威廉一世,也只能黯然失色。”
“原来是这样。”森山茂问道:“那这么说来,还是俾斯麦的最后决断,对于我们日本和德国的外交来说,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你错了,任何君主其实都不会喜欢这种状况,不过,如果是雄心勃勃的君主会选择改变,而威廉一世却选择了默默的顺从,甘当一位黯然失色的皇帝,这部分是因为俾斯麦屡屡证明他就是对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威廉一世的依赖性格。当然这不是说皇帝就没有闹脾气的时候,事实上威廉一世几次闹脾气,都差点让俾斯麦下不来台,最后干脆以辞职来要挟——结果最后都是以皇帝陛下顺从而告终。可见德皇的依赖性毕竟是大于排斥的。俾斯麦虽然威望高,但是依旧只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的大臣而已,没有皇帝的支持的时候其实就不行了,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关系毕竟是很罕见的。”伊藤博文似乎是想到了自己和明治天皇的关系,由衷的赞叹道。
威廉一世是很有意思的皇帝,他自己本身是一个很勇敢的士兵,但于此同时,威廉一世实际上在绕过议会的时候,一直在担心违宪的危险(实际上怕革命),这个时候罗恩就建议必须由奥托走到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