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潘家园“鬼市”(完)
一番话下来,可谓是滴水不漏。不得不说,现在的摊主越来越精明了。
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应该是说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好糊弄了。早些年,潘家园最流行讲故事,不说得玄乎一点,人家不买你的东西。现在恰好相反,大家都知道故事不可信,摊主们也顺应潮流,不再编了,改装傻了。
有的人是真不懂,但是更多的人是在装不懂,反正别想在他们口中套出实话来。另外,所谓的成本价,你信了你就是真傻。
与此同时,王观沉吟了下,轻轻的摇头,随手把唐三彩放下,拿起旁边一个明显看起来是粗制滥造的瓷碗,向唐清华建议道:“你与其买那个,不如买这个,回家洗一洗,还能够接着用,比较实惠。”
“哦……”
所谓的蛤蜊光,是指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模样的光晕。只有古瓷到了一定的时间,才会形成这种光泽。
要知道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的时候光亮刺目,光泽灿烂。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炫亮的光泽会逐渐退去,釉色变得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可谓是精光内蕴,宝光四溢。除非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当然,釉面的光泽,只是鉴赏真伪的一个佐证而已,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
“你们看,釉面的开片极为细小。”
与此同时,唐清华拿了放大镜凑近唐三彩,小声说道:“而且釉面的开片也不规律,应该不像是仿的。”
刹那间,旁边的人都明白王观话里的含意,也让唐清华有些失望。
旁边,摊主不乐意了,皱眉道:“小兄弟,你看不准就算了,可不能这样寒碜人。唐三彩不说了,你手里的碗可是明代的古董,可不能胡乱糟蹋。”
“胎质呢?”俞飞白才开口,就自我反驳道:“得,当我没问。反正唐三彩的胎是出了名的疏松,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容易仿造了。我想问的是胎上有没有土锈?”
毕竟,唐三彩是陪葬品,那么被埋在地下过千年,受到地气、水分、泥土的侵蚀,必然会有一些土锈。而且,这些土锈已经浸到了胎体中,与物件浑然融合起来,显得十分自然。如果是仿的土锈,肯定显得非常生硬,不自然。
在俞飞白的提醒下,王观顺手把唐三彩倒转起来,打量底胎的土锈,同时伸手触摸,仔细的感受……
一会儿之后,王观抬头问道:“老板,这东西怎么来的?”
“乡下收的。”摊主是个中年大叔,听到王观的询问,只是憨厚笑道:“我也不懂这个,你们喜欢就拿走,给我一个成本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