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祭天的祭器
祭天用的祭器,可能一直保管在一些得道高人那里,带有强大的气机曾荣可以理解,并且这是明朝历代皇帝用过的祭器,肯定受到过很多得道高人的护念。
官印带有气机,曾荣也能理解,明朝很重视文官,所以,那些重要的官职很多都掌握在文官手中,这人文官都是先贤大儒,身上带着强大的气感也很正常。
但是帝印,后印上面也带有气感,曾荣这就有些难以想通了,难道明朝的那些皇帝皇后,也有些是修炼有成的人物?
尽管很难以想象,但这些不是曾荣考虑的事情了。
最后,布帛中又交代,说那大鼎,印章被高人指点过,都是带有灵气的东西,放置在寝陵之中,以保佑守陵人后人安康幸福。
李自成败亡之后,李自成的部队却还在继续坚持战斗了十几年。
这个地方说起来,只能算是李自成,宋献策,刘宗敏三人的衣冠冢,三具依照三人生前的相貌,用木头雕琢而成,雕像外面穿着的衣服,却是三人生前穿过的衣物。
按照布帛上的叙述,这是李自成牺牲的第八年,大顺后主李来亨派一队亲兵前来建造的。
这里人烟稀少,罕有人迹,加上清朝已经立国过年,政局稳定了下来,也没人留意这些事情。
这只队伍明着说是修道观,到了晚上,却是在偷偷修建陵墓,这样一来,根本就没人注意这些事情。
衣冠冢建立之后,这些人按照李来亨的意思,就在衣冠冢附近定居了下来,充当守陵人。后来这些人娶妻生子,慢慢形成了一个以李姓为主的村落。
看到这里,曾荣马上明白为什么村里人会功夫,甚至还有修炼出暗劲高手的,这村子,本就是一帮大顺精兵的后代,那些能当亲兵的,放在古代,都是有些身手的人。
不过看来几百年过去了,李家庄的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来历,不然的话,为了陵区的安静,也不会故意做出讹诈的事情来。
池水之中青铜大鼎的来历让曾荣很是好奇,这大鼎,竟然是明朝历代皇帝祭天所用的祭器!这个大鼎,就是置放祭品的容器!
而池水中的玉石,都是一些帝印,后印,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