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寝宫
寝卧外接露台,这是中国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设计。而这里只是二楼,若上了三楼,想来风光更佳。
慈禧驻足远眺,阳光洒在白皙滑嫩的脸庞上,光华灿然。她眯起了眼睛,神情微有迷醉之意。
过了片刻,慈禧悠悠舒了口气,转过头来,微笑着说道:“还没来得及问你,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竟是一片江南风光!”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这个地方叫做‘官港’。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网密布,海陆交替,乃有这番风光。”
顿了一顿,又说道:“此地景致既好,位置也很合适——距大沽口不远,距轩军‘小站’兵营更近,太后从这儿起驾,阅兵劳军,当天便可以来回。因此,臣选了此地,以为太后在天津的驻跸之所。”
还有,呃,这间屋子里边,镜子……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梳妆台上,是一面半身的大镜,镶在墙上,高逾三尺,比圣母皇太后平日用的“座镜”大了许多——屋子里也有“座镜”,是在另外一张台子上边。梳妆台旁,是一面全身大镜,亦镶在墙上,竟是高近七尺的样子——比关卓凡之前进的那面“立身大镜”,大得实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大床床头两边,各有一个精致的矮柜;柜子上边,各有一面半身的大镜,都是镶在墙上。
这个家伙,弄这么多镜子进来……想做什么?
慈禧不由想起安德海生造的那个吕氏的宅子的谣言:“屋子里的墙上也都拿琉璃镜子镶满了……连天花板上都是镜子!”
这个地方,其实是一大片湿地,大致就是二十一世纪天津官港森林公园的位置。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此地人烟还十分稀少,一切景观都还保持着“原生态”。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果然十分妥当。”
“谢太后奖谕。”
难道,那个死小安子歪打正着,这个家伙……真有这个……“嗜好”?
圣母皇太后面颊发烧,不由地偷偷抬头觑了眼天花板。
还好,上面没有镜子。
落地的玻璃窗外,是一个极大的露台,上面摆着案几和“梳化椅”。
推门而出,把栏舒目,偌大一个园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固然一览无遗;视线越过围墙,远眺南天,天光湖色,水燕翔旋,亦入眼帘,真正是大畅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