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灭族大战 上
受了重创的缅甸,没有能力支撑长时间的战争,但杨猛手里有钱有粮,稍稍的偏移一下,他就能让缅王,有足够的战争底气。
这一仗,只要缅王挺过了最初那一段艰难的时间。之后就跟暹罗入侵缅甸一样,这将是一趟发财之旅,等缅甸将暹罗搜刮的差不多了,想必英吉利也会按捺不住了,到时候缅王搜刮的这些财物,还得到自己这里来换枪换粮。
“芷晴,告诉西山那边准备冶炼金银的设备,将散碎的金银,和整块的金银锭,全部熔成一吨重的标准金银锭。
金银器具、金银币、金银饰品。一律不准熔炼,装箱封存!”
流通。大量的鹰洋、本洋就够了,散碎的金银,和一些粗糙加工的金银锭,也可以熔炼了,一吨重的金银锭,极难转运,这也就给云南的金银,加了一道保险。
西山叛军舍弃安南南方,这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对杨猛来说西山叛军不是朋友,而是隐性的敌人,敌人之中有明白人,必须要防备安南的西山叛军了。
“这事儿已经在做了,西山军缺粮,咱们已经调运了大批的粮食来勐腊,只是这价格……”
“价格无所谓,只要能换来真金白银就好,咱们的粮食多半是用云烟从外国换的,不要算成本了,只要能刮干净西山叛军的财力,价格低一些无所谓。”
粮食,许多云南的高层,都是极为看重的,但杨猛却是当做了平常的玩意儿,有了米利坚那个大粮仓,别说供给四省之地,就是再加四省也够了,而且四省之地也不是不产粮,低价出售一些用云烟换来的存粮,只要给钱,杨猛就不亏本。
“知道了,缅甸那边,这次是动了真火,带着耕牛去的,这次暹罗要遭难了。”
云南的金银,两三成的量,就能满足整个大清的流通所用,而剩下的那些东西,都是杨家的私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杨猛都不会让这批金银易主的。
杨猛这边轻轻松松,乔孤乃、缅王、暹罗王那边可不轻松。
暹罗入侵缅甸,除了杨猛收益最多,第二个就是缅王新册封的辅国将军乔孤乃了,在这一战之中,乔孤乃做了投机者,他得到的不仅是政治地位,还有以前难以企及的财富。
前期乔孤乃做了投机者,可后期的人口迁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故土难离,虽说缅王下了令,但还是有多半的缅甸人不愿意离开故土,而缅王也是被暹罗疯狂的一击,彻底给激怒了,对外狠对内更狠,不愿迁移的送进江河里,这就是缅王给乔孤乃的命令。
“嗬!耕牛都带上了,这是存粮啊!缅王这次有魄力,让乔孤乃那边也动动手脚,多弄一些耕牛给深入暹罗境内的缅军,他们抢的越多,对咱们来说越有利。
而且送耕牛的时候,乔孤乃也能换些财物,无非现在是迁移人口,抢些耕牛有什么?
卖粮食的时候,也别忘了缅甸,烂船还有三磅钉,没了口粮,缅王就没心气儿了,咱们在这方面也要援助一下,钱不能不要,但可以少要一些。
翡翠原石,金矿、银矿,大直径的柚木、红木,都是可以换粮食的嘛!”
战争除了必要的武力,打的就是财富和补给。缅王显然是吸取了暹罗大军的教训。带着耕牛作战。虽说速度会慢一些,但这就叫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