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钦差杨部堂 下
廷寄之中,写的明白,杨老三有协办江南军政的大权,怕是湘勇、楚勇如何安排,杨老三的意见,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单凭着皇帝的亲近和圣眷,怕是杨老三说的话,比军机的意见更管用,石达开既然能败在杨老三的手里,为何不能败在他曾涤生的手里呢?
“嗯!其心可嘉!骆抚台、胡抚台,咱们这么说可好?
左季高的楚勇打安徽,曾涤生的湘勇打江西,而骆抚台协调湖南全境,负责湘勇的军资军费;胡抚台协调湖北全境,负责楚勇的军资军费。
曾涤生的湘勇,想要再战,一两个月的休整还是要的,而这段时间,左季高的楚勇,正好往安徽一带移动。
安徽那边还差了一些,毕竟安徽靠近北方,甘陕伊犁的援兵不断,杨宜清、杨辅清,虽说在安徽打的有声有色,但进展并不是很大。
相较于南方绿营满营的大烟兵,北方的将士吸食烟土的比例还小一些,战斗力还略微强悍一些。虽说依旧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但拱卫城防什么的,还是比老百姓稍强一些的。
望着居高临下的杨老三,左骡子那边没什么想法,这位的水怕是深的很,打九江真是损失了八成兵力吗?
对这个左骡子可是进行过实地研究的,虽说九江的百姓懵懵懂懂,但九江的城墙不说假话,杨老三养伤的这段时间,左骡子也亲身到九江城头看过。与血色的城墙不同,城墙上面却没多少血迹。怕是九江一役,作假的成分居多,但这并不能抹煞杨老三的军功。
如今的九江城墙,已然被老百姓洗刷了出来,再想获知真正的内情,怕是只能从杨老三的口中探知了,其他人说不明白的。
湘勇之前有过转战千里的经验,长途行军,对湘勇来说可有可无。楚勇没有经历过这些,正好在湖南、湖北境内,练一练如何行军。
到时候两路大军准备充分之后,你们四人同时上折子,请旨出兵,两路并进,曾涤生的湘勇自南昌直插安庆,左季高的楚勇,自庐州直插安庆,夺得安庆之后,两军合力共抵长毛贼的巢穴天京如何?”
“季高这边,全听杨部堂和抚台大人的吩咐,楚勇差不多可战了,只要杨部堂和抚台大人安排好了,左季高的人马,立马出动剿匪。”
楚勇的架子,是杨老三搭起来的,怕是他左季高想违逆杨老三的意思,手下的兵勇也不会认同,杨家三爷在楚勇之中,有多大的号召力,这事儿怕是只有左季高最为清楚吧?
“嗯!楚勇可战就好,曾夫子,你那边如何决断?”
自打见了杨老三,曾涤生的心情就有些晦暗,若是打下九江的是自己,那情势又是一番什么场景呢?可惜……
“涤生想再战石达开,江西那边的事儿还是让湘勇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