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五国船厂 三
大湾船厂超大的规模,不禁让巴夏礼皱起了眉头。作为广州的领事,巴夏礼是知道大湾岛的,那个几乎无人居住的小岛,虽说不是极为优良的港湾,但建造一个船厂还是有先天上优势的。
将杨猛的话,和大湾的详情翻译给了宝灵,这下港督宝灵也不得不重视杨猛了,预估近千万英镑的投资,这样的船厂,说是全世界最大也不为过。
港岛一年的开支才多少?不过几万英镑而已,支撑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军费开支,也就千万英镑左右,清国的富庶让人心惊呐!
作为港岛的军政长官,港岛附近适合建造军港的地方宝灵也是清楚的,大湾,虽说并不是最好的军港选择,但也是可以使用的,若是建船厂,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庞大的水路交通,可以满足船厂的一切需求。
宝灵与前几任港督不同,他不是军人出身,他最初任职的地方埃克赛特商会,对于商业,他也是有些认知的。
“本部堂想在大湾岛建造一处世界第一的船厂,不知两位意下如何呢?”
刚刚杨猛与壬雷斯、安德烈和德意志商人接触的时候,巴夏礼不断在各国的商人和使馆人员之中走动,想必大致情报,两人已经清楚了。
“杨部堂,不知这船厂建造的是商船还是战舰呢?”
“只要是船,都要建造的,以蒸汽动力船为主!”
听了杨猛的答复,巴夏礼将这些翻译给了宝灵,宝灵听了之后,与巴夏礼交流了几句,大致的意思,很明确,英吉利不参与。
十年之中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足以让无数商人趋之若鹜了,这个大清的外交官,在商业上是个顶尖的高手。
清国出资一千万两,美法德的商人出资至少应该是一千万两左右,这样规模的船厂,在遭到威胁之后,足以让美法德三国动武了。
反之亦然,有了这个规模庞大的船厂,美法德三国,也是会尽力保护的,这对英吉利的利益,是很大的威胁。
“规模如何呢?”
“我这边已经募资一千余万两白银,加上美法德三国的投资,保守估计应该在一千五百万两左右。若是三国商人踊跃一些。两千万两或是三千万两的规模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为了学技术。我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每年百分之三十的收益,保持十年,十年之后,正常分红,这样的收益率,想必还是能够募资两千万两以上的。
两千万两白银,足以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船厂了。三千吨以上的大型船坞,近期的规划是一百座,我这边已经出了图纸,几天之内就要动工了,如果资金充沛的话,两百座或是五百座也在考虑之中,毕竟大湾岛是有这个地理优势的。”
船厂具体的规划,也不是什么机密,对杨猛来说将来整合的技术才是机密,这些东西。没什么隐藏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