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非典中的后期
配音期间,苏烈特意问了下《偷心》的情况,不过很可惜张国荣还没有拉到投资。苏烈看过《偷心》的剧本,是个好故事,只不过电影是年代戏,而且时间跨度比较大,没有五六千万肯定拍不出来。2003年一部题材偏文艺的电影,要想拉到五六千万的投资确实有点困难。
不过张国荣现在倒是看得很开,找不到投资他就准备放一放,一边拍戏,一边找,总能找到的。
放一放确实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投资五六千万算是超级大制作,等四五年就不稀奇了。
张国荣这种放松的心态,让苏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相信只要张国荣保持这种乐观的心态,悲剧就能够避免,就连抑郁症说不定都能够康复。这病本来就是由心而生,心态好了,病自然就能够好。
人的信念有时候真的是可以创造奇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罗恩被确诊只剩30天生命,可是他一直坚持不与病魔斗争,多活了七年,这是真人真事,这样的事其实很多。
虽然大家心里都认为苏烈有点小题大做,但当着他的面也不好反驳,都按他的要求来。
等大家吃完,董炫站了起来:“那我回去了!”
苏烈从身上摸出一个口罩递给董炫,叮嘱道:“把口罩带上!”
口罩能共用吗?那不是间接接吻吗?董炫脸一红,拿也不是,不拿不是。
“这是新的,我没有戴过。”苏烈一看董炫尴尬的表情,知道她误会了,“我知道你们这些人都没记性,所以身上带了一个备用的。”
三月下旬,电影的后期到了收尾阶段,开始制作字幕,这个时候戛纳的选片人里维拉也终于来了。
看片的地点就在工作室的看片房内。
室内灯光熄灭,一片漆黑。
银幕亮了,电影开始播放。
这个没记性的人应该是说我吧?
“谢谢!”董炫笑眯眯地戴上口罩,踏着轻快的步点离开了。
到二月底,电影的剪辑工作完成,后期工作进入混音、配乐的阶段。
张国荣被请来回来,电影中有不少画外音,在陈然学会用眼睛讲话之前,他的内心的声音都是通过画外音来传达,需要配音。
这几个月,张国荣一直在坚持练习普通话,除了平翘舌有点麻烦,其他的问题不大,因此苏烈并没有找其他人来配。苏烈始终认为电影应该坚持使用原音,配音演员再好,他们也很难像真的演员那样进入规定情境,发自内心的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