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希望
这几天,苏烈跟董炫都是几个小时地聊,电话占线太正常了:“邵红姐,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就是提醒你明天下午两点机场集合,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别把要带的东西拉下了!”
苏烈回过神来,感慨道:“刚才你的话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到的东西。我突然发现其实很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就在身边,只是因为离得太近,我们反而容易疏忽,你是这样,电影也是这样。”
“什么东西?”
“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该拍什么样的电影,一直没想明白,因为可以拍的电影实在太多。现在我明白了,我想拍那种能够给人带来希望的电影。”
“对啊,我也觉得带有希望的电影适合你,那种特别黑暗,特别惨的电影跟你完全不搭。”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炫儿也!”苏烈笑了笑,然后柔声道,“好了,你病还没有好。要好好休息,别说话了!”
苏烈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被唤醒,迅速燃起升腾的火焰,将整个人都燃烧起来,直至烧得浑身的热血沸腾。
在电影的世界里有这么一句话,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对处1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有些道理,因为任何一个导演的电影,都是有着其永恒不变的主题的。这是由人独特的经历决定的,也是导演的审美决定的,一个导演的电影可能范围很广,但角度就是固定的那个,如果是电影的拍摄手法是一个人的筋肉骨骼,那么,电影的主题内涵,就是内在的灵魂,骨骼肌肉可以改变,但灵魂却很难改变。
就像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充满对魔都的回忆;就像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充满对中产阶级的讽刺;就像希区柯克之于悬疑;就像塔可夫斯基之于诗性,这就是他们电影的魂。
任何一部电影,小成本也好,大制作也罢;2d也好,3d版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表现什么,怎么表现,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灵魂,否则就抓不住观众的心。
“你还没给我念信,说好每天念一封,不准赖皮!”
“差点忘记了,我马上念给你听!”苏烈将落在地下的信纸捡起来,吸了一口气,用心的念起来,“致亲爱的炫儿的第八封信,炫儿,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5月11号。苏烈所在的男生楼解除封锁,**警报解除。
5月13号中午,苏烈在食堂吃饭,李邵红的电话打了过来。
“苏烈,你的电话可够难打的,一直占线。”
那些五年,十年后依然让观众津津乐道的电影,那些留名影史的电影,不管商业也好,文艺也罢,无一不是有灵魂的。
对于自己的电影之魂,苏烈也努力思考过,但始终没有作决定,他记忆中的好电影实在太多,可以做的选择实在太多了。现在苏烈彻底明白,自己的电影之魂一直就在心中,一直在那里,那就是永恒不灭,永远燃烧在心头的希望。
希望!
这是他的电影之魂!
“怎么了,你怎么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