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造船难 求公道
如果想在海上贸易做文章,哪怕仅仅做个口岸,有自己的海上力量都是极为重要的事,王通在破了唐家河那个私港之后,就开始琢磨自己造船的事情。
他目前手里的匠作力量有两支,一个是乔大这边的作坊,另一个就是火器官坊,现在都在他自己的统领之下。
近千名有手艺的匠人,几千名学徒,物料什么的都是不缺,王通本以为造船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腊月间和那任愿一谈才知道其中难处。
天津卫城不是没有船匠,可这些船匠只能造近海打鱼的渔船舢板,就连现在这几艘海船的破损都是匠坊的工匠琢磨着修的。
嘉靖年间禁海,各处的船厂烧毁,工具和图纸被毁掉,大批的船匠不是转作其他,就是被闽浙的海上豪强招揽而去,结果隆庆年开海,内陆合法商人居然找不到什么大船出去,就是想造也没有法子。
“杜兄可知道王通?”
“在天津卫这地面上,那有不知道王通的,高大人这么说的意思是?”
“那王通虽然横行霸道,却是个讲道理的,当年他在京师的时候看不平事也多有仗义相助,今日这桩事怎么说也是当街杀人,且伤的是无辜良民,不如杜兄你求到那边,没准还会给个交待……”
高同知说的平淡,那杜东家却听的连连点头。
************
连普通的海船都无法制造,那就更不用说什么战船炮舰,这类船只的要求更高。
最起码要把手头的几艘海船改造一下,任愿平时琢磨的是铸造火炮,制作火铳,对这造船的勾当真是一窍不通,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
已经是腊月十五,十一月下半的时候开始,每次去往运河边和海河边,都觉得那风吹的好像刮刀子一样。
穿着皮袍也遮挡不住,凡是隶属于王通的劳力们居然还有口热姜汤喝,未必有什么新棉衣穿,可身上也也都是裹得严严实实。
腊月初十的时候,海河那边的劳力主动的活计就集中在铺路修路上了,从运河那边,从天津卫城那边,通往海河的道路非常差,可以说没有路,完全依靠人踩踏出来的,货物多起来,大车都走不了,那就无用了。
这么冷的天,王通清早还是要出门,还要去城外的火器作坊和任愿任主事敲定来年的生产计划,当然这个时代不叫这个名字。
王通现在手里有五艘海船,其中三艘都是破烂的很,还有两艘对方要是来年拿银子过来赎还要还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