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取胜】
一个不该站出来的人居然站出来支持侯景,他是司马子如的侄子颖州刺史司马世云,他也成为唯一主动追随侯景的河南刺史。
侯景又用坑蒙拐骗的手段绑架了豫州、襄州、广州三州刺史,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颖州,他知道西兖州刺史邢子才是高欢的人,一定不会随自己造反,所以他要计取西兖。
二百名忠于侯景的士兵暗藏兵器趁着日暮进入西兖州州城。
然而,西兖州刺史邢子才位列大魏三大才子之列,为人警觉性很高,城内突然来了这么多陌生面孔他就觉得不正常,抓起来一问才知道侯景已经叛变,他立即传檄东方各州告诉大家侯景已反,各州加强警戒不要上当受骗。
名义上是河南十三州的军政首长,实际只能控制四州之地的侯景郁闷了,看看四周敌人如虎狼环伺,一向以计谋著称的他知道自己闹独立资本不够,要跟鲜卑小儿都下去必须借助外力,按照既定计划向宇文泰投诚吧。也许宇文泰能给他派援兵,手里有了人,河南自然不在话下。
没有了苏绰的参谋,宇文泰要独自面对高欢之死带来的变化了。
当然,他最希望的就是,高欢死后黄口小儿高澄压不住局面,东魏陷入混乱,果然如此,那自然是西魏的幸事。
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演化呢?
侯景来降
高澄本人汉化程度较高,人也聪明,加上跟着高欢从政十来年,具有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斗争经验。
于是,侯景遣人到长安报捷,西魏朝廷自然喜出望外。侯景的政治影响比高仲密可高多了,所以宇文泰毫不吝惜官帽,让魏帝元宝炬加封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郡公,不久又加大将军衔。
官加了不少,侯景并不满意,自己在东魏任司徒*河南。现在自己缺的不是官帽是粮草人马,显然,西魏方面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侯景深谙此道,他可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于是。侯景又派人到江南面见梁帝萧衍表示以河南十三州归附,萧衍也搞不清楚侯景对河南十三州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但是,显然这是一个兴兵北伐的重大契机,佛门天子萧衍高兴地昏了头,以侯景为大將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
他早在入京辅政的时候就把亲信崔季舒安插在孝静帝身边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皇帝什么事都由崔季舒安排,元善见戏称崔季舒是他的奶妈。
高欢虽然死了,消息一直封锁着,他要安定人心,他还想解决掉侯景这块心病。
高澄曾经试着骗侯景回京却被侯景识破,侯景预感高欢一定出事了,他不能坐以待毙,所以秘密做起了准备,一旦朝廷发布高欢的死讯便跟高澄摊牌。
等了一阵,仍然没有高欢的消息,但是军中、朝中拥护高澄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以河南十三州归附关西。
然而,高欢既然敢放手让侯景掌控河南,实际上早就布下了多颗棋子,侯景忠于高家,大家都是他的忠实部下,侯景如果有异志,他们就是牵制侯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