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家族】
乡兵就是这样产生的。
能在乱世活得滋润的财主大多是世族或者土豪,乡兵是他们的部曲,所以,所谓乡兵就是以乡亲为纽带,以豪族子弟、家奴、依附民、门客等组合在一起的武装,目的是为了保卫家乡,作为世家大族或者豪强们的私人武装,他们是游离于政府正规军以外的武装力量。
有时候,乡兵也随着自己的宗主协助政府军作战,宗主到某地做官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到某地保卫宗主的安全。东魏高敖曹的汉军主力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由于西魏是鲜卑政权,一直沿袭胡汉分治的国策,国家武装力量的主体是鲜卑人及匈奴、氐、高车、羌等少数民族人士,他们具有职业兵的性质,打仗就是他们的工作,而汉人最重要的任务是种地。
乡兵的主体是汉人。所以他们虽然有时候也随同出征,但战斗力较弱,一直不受重视。搁今天看可类比与民兵组织。
很快,长安特使到荆州将杨忠召回。一到长安,旨意再下。加封杨忠为某州刺史,但没有加都督。对一个将军来说。士兵是建功立业的基础,杨忠成为单车刺史,心中好不气恼。
当杨忠知道是柳仲礼告了自己黑状后,心中更加不忿:南人不义留着就是祸根,悔不杀之。从此,杨忠心中残留的对梁朝的一丝好感消失殆尽。
柳仲礼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因此间接害死了邵陵王萧纶,这是后话。
在侯景大闹江南的日子里,宇文泰的军事改革也初见成效,一种新型的府兵系统逐渐成熟了。
府兵系统犹如一个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是六个柱国大将军(实际设置八位,两位不直接带兵),每位柱国大将军统领两位大将军,每位大将军统领两位开府大将军,每位开府大将军统领两位仪同大将军。
大统九年宇文泰邙山大败,西魏军队遭到重创,西魏控制区人烟稀少。也没有那么多的胡人去当兵,为了补充兵员,宇文泰打破了胡人当兵汉人种地的社会组织模式,广泛吸收关右豪杰子弟入伍。
豪杰子弟转入国家正规军,他们的部曲自然变作为国家战斗的军人。
宇文泰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乡兵向正规军的转化,乡兵成为府兵系统的一员。
在北魏创业之初。鲜卑部族战士拥有崇高的地位,他们担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只要军功显赫,出将入相都不是问题。但孝文帝汉化改制后,军人们逐渐被边缘化。北朝的军府越来越像南朝的军府,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失去了当大官的机会。
仪同府是军府的最小单位,仪同下设大都督、都督、帅都督、子都督。
仪同为统军,每军一千人,整个府兵系统共二十四军,四万八千人。
府兵这个概念也不是新鲜玩意,在南朝、北朝一直存在,但当时的各个军府只是散布于各地的军营,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军事体系,宇文泰推陈出新,把中外兵、乡兵全部纳入军府,所以他的府兵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府兵了。
如果你是一个财主,碰巧生活在南北朝时代,那么你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由于战乱频仍,兵匪一家,为了养队伍,他们把打土豪成为队伍补充给养的手段,于是财主院子不断有人来访,今天你抢,明天他闹,财主手里攥俩钱活得提心吊胆。
后来,财主想通了,与其守着钱财让人家抢,还不如花出去买武器自己养兵,农忙的时候该干活干活,农闲的时候组织起来练练兵,敌人来了,甭管来的是官兵还是强盗,只要觊觎咱的粮食土地,一律驱逐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