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17章【安史之乱 17】

第17章【安史之乱 1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这次谈话开始,吉温已经开始将政治砝码全都压在安禄山身上。

在安禄山的推荐下。吉温出任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张通儒出任留后判官。

吉温接到委任状后不禁欣喜若狂。因为一条金光大道已经在他的脚下铺就,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的诏书中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我们从这个细节中依稀可以看到李隆基的政治智慧。

安禄山这个河东节度使并没有按照惯例兼任太原尹。虽然此时并不像安史之乱之后那样节度使必然兼任治所州刺史,但这却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我们难以准确地判断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反叛之心,但他的一个举动却足以证明他那颗本已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了,那就是他让自己的心腹刘骆谷长期留在京师,刺探朝廷的各种情报。

如果说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有了不安分的想法,仍旧在背叛与忠诚的艰难抉择中纠结着,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使得他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法回头。

天宝十年无疑是安禄山人生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叛乱已经不再是他的一个想法,而是开始低调地付诸行动。他之所以行事低调是因为他最害怕的人李林甫还活着!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请求担任河东节度使的请求终于得到李隆基的批准,从此,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近二十万精兵全都置于安禄山的掌控之下。

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河东,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帮他掌控河东镇的大权,最终选择了吉温。

此前,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出任范阳节度使时兼任范阳大都督长史,范阳大都督由亲王遥领,长史为大都督府的实际长官,而安禄山这次出任河东节度使仅仅担任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太守。由此带来的深远的政治军事影响将在日后显现出来。

这年秋天。新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决定用一次军事胜利来确立自己在河东镇将士心中的地位,最终却事与愿违,安禄山这次出征收获的却是一场惨痛的失败,不过损兵折将的安禄山却看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扩充实力的机会。

吉温是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高手,所以他一直游走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三股势力之间。

吉温曾经秉承李林甫的意志对太子进行残酷的打压,也曾经暗示杨国忠是向李林甫夺权的时候了。

虽然他已经是帝国的郎中级官员,可是他仍嫌自己升迁得太慢,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帮助他迅速实现政治理想的人。这个人终于找到了,那么他要做的事情便是得到这个人的青睐。

善于巴结领导的吉温与安禄山的关系迅速升温,最终形同兄弟,所以吉温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话语。

“虽然李右丞相对安兄不错,但是肯定不会引荐您出任宰相。我可以帮助您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如果安兄向圣上推荐我。一旦我拥有在圣上面前说话的机会。我一定不遗余力地在圣上面前上奏安兄堪当大任。咱们联手将李林甫排挤出宰相行列,宰相之位非安兄莫属!”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