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26章 【暴风骤雨4】

第26章 【暴风骤雨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的父亲李楷洛,本为契丹酋长,武则天时代归附唐朝,被赐姓“李”。

他父亲死在了战胜吐蕃班师的途中,所以他以“烈士子弟”的身份少年投军,开始了南征北战的辉煌人生。

李光弼从小就表现了非同一般的资质,他严正刚毅、擅长骑射,喜欢读《汉书》。天宝五年(746年),他被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提拔为自己的属官(兵马使)。

王忠嗣慧眼如炬,他对别人说道,“日后能代替我统兵的,一定是李光弼完美世界!”

756年,李光弼被郭子仪举荐为河东地区军政长官(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兼云中郡长(太守,郡治在今山西大同),并给他分了5000人马。

三月二十三日,叛将安守忠率骑兵2万进攻河东,被郭子仪打败。叛军被歼8000人,被俘5000人。

四月,李亨任命自己的长子李豫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总司令(副元帅),并向回纥借兵,继续征讨叛军。

李亨深知他儿子没有统领全局的能力,只能当个挂名元帅。所以恳切地嘱托郭子仪要全力以赴。郭子仪则郑重地答道,

自己“准备破釜沉舟,不消灭叛军,以死谢罪。”四月十三日,叛将李归仁在三原(今陕西三原)袭击唐军,威胁凤翔。

郭子仪命其部将仆固怀恩(铁勒族名将)、王仲昇等进行还击,叛军全军覆没,李归仁只身逃走。

不久,他又被任命为范阳郡政府秘书长兼河北地区军政长官(范阳长史兼河北节度使)。

八月抵达灵武后,他被任命为宰相兼财政部部长、太原军区司令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户部尚书、北都留守)。

受命后的李光弼驻守太原,从此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大好机会。他与郭子仪密切配合,对叛军展开大举反攻。

756年二月,他率领所部骑兵1万人、弓弩手3000人,出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西北),他要面对的是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等叛将率领的5万大军。

指挥若定的李光弼,左右搏杀一连收复7座县城(真定、石邑、行唐、井陉、平山、获鹿、灵寿),直奔重镇——常山(今河北正定),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动摇了安禄山的后方。

而后,郭子仪率军东进到潏(yu)河以西(在今陕西西安西郊)。

叛将安守忠、李归仁等屯兵西清渠(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以北),双方处于相持状态。

从当时的形势看,叛军的力量还相当强大,唐军并不占优势,双方在较量中互有胜负。李亨的平叛之路,还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

良将之二:契丹族名将、“二号功臣”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他因军功被封为临淮郡王,后世也称其为“李临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