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联姻】

第二百四十五章 【联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吐蕃使臣来后,见识了大唐的富饶和强大,又领略了李世民大帝的圣德贤明、独特风采,非常满足。

但是,李世民对这个强大而落后的邻居却没什么好感,也不急着与之密切交往。所以不太重视,只派了掌管传旨、册封、宾客等事务的部长级官员(行人)冯德遐拿着诏书前来安抚,对松赞干布的求婚并未当即答应。

使者的使命没有完成。就开始扯谎,推脱责任。他回去后谎称:“本来到大唐后,大唐皇帝对我们非常优待、十分看重。承诺说会把公主嫁给您。

但正在此时,恰好吐谷浑王也来朝贡。挑拨我们和大唐的关系。所以,大唐皇帝又反悔了,对我们很冷淡,不愿意公主远嫁吐蕃了。”

这令松赞干布相当生气,他决心要给吐谷浑点颜色瞧瞧。于是,吐蕃派兵攻打吐谷浑,结果吐谷浑抵挡不住,退向青海湖以北。吐蕃大军俘获了吐谷浑大量的人畜。又占据其大片土地,实力更加强大。尝到胜利甜头的松赞干布,将势力再向东扩张,很快就击破党项羌、白兰羌。

新唐书》等汉文史书中。为他拟定了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音译的名字。“松赞干布”是后人为他加上的尊号,含义为“深沉莫测”。

他3岁时,其父朗日松(也称囊日论赞)率兵就统一了西藏高原。由一个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领一跃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朗日松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他对独生子的培养和教育极为关怀。

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代的松赞干布就已显现出非凡的才能。松赞干布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训练,逐渐成为精通骑射、角力、击剑,武艺出众而又爱好民歌、善于吟诗的、文武全才的王子。

13岁时他父亲被仇人毒害后,他便接手吐蕃。即位后,他一面缉查凶手,一面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重新统一西藏,并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他又先后降服周围的苏毗、多弥、白兰、党项、羊同等部,势力日益强盛。

之后的松赞干布开始致力于政权建设。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任用贤明的大臣,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发展农牧业,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繁荣之势。为改变落后面貌,他还派人到印度求学,终于创制出本民族的文字——藏文。

然后,他亲率20万大军,直抵唐朝的西部边境松州(州治在今四川松潘)。但又以一个准女婿的姿态驻兵在此间,不再骚扰唐朝,而是静待使者的佳音。

他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黄金、布帛,自称前来松州乃是为了迎取唐朝公主,绝无冒犯唐朝与之为敌的企图。松赞干布对部将们说:“如果大唐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进兵攻打。”

为了和唐朝联姻,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并且在军事斗争胜利后,仅仅实现和亲就心满意足地鸣金收兵。这样的事情简直为古今中外所罕见。可谓空前绝后、感天动地,着实让后人叹为观止。一个执着地有些憨憨的古代吐蕃君主形象,一下子在我们满前丰满了起来,高大了起来。

吐蕃政权长期以来和中原王朝没什么联系,只在其独立而落后的小圈子里缓慢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对中原文明也心生仰慕。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等都有大唐的和亲公主,羡慕不已。

于是,他开始派遣使者带着国书和许多金银财宝来长安朝贡,尝试加强交往,并希望得到大唐皇帝赐婚。

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松赞干布道听途说的消息并不太准确,突厥可汗娶的是隋朝的义成公主;而吐谷浑可汗曾经向唐朝请婚,但李世民最终并没有同意。

其二,在向唐朝派出使者的同时,松赞干布也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通好,并且于639年成功与泥婆罗尺尊公主联姻,这要比文成公主入藏早整整两年。看来,松赞干布绝对是个敬业的精明君主,决不是非大唐公主不娶的情种重生之神级学霸全文阅读。当然,两年的时间间隔,也恰恰反映出唐朝的强大和李世民对这个“蛮荒之地”极其君主的慎重考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