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311章【大唐将帅5】

第311章【大唐将帅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出生入死。他勇贯三军,他无私无畏,他奋不顾身,他不是汉人,却比汉人更爱大唐,他不是文人,却比文人更知书达理,他是李光颜。他是大唐帝国英勇无敌的战神。

历史闪回着几个令人难忘的片段,时曲之战,李光颜冲锋在前,敌人射箭如雨,李光颜浑然不惧,他被射成刺猬一般,依然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吴元济的叛军兵败如山倒,唐军斩首数千。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大捷。

一位国色天香的美女,款款走进了李光颜的军帐,这是主帅韩弘送给李光颜的礼物。李光颜不为所动,他慨然说道,“数万将士都抛下妻子,在白刃箭雨中与敌人周旋,我又如何能以美色自娱?

天子对我恩重如山,我与叛贼不共戴天”,他指着自己的心口,“虽死不贰”。绝色美人被送了回去,三军将士深受感动。战场上个个奋勇争先。

功成名就的李光颜要为女儿选择丈夫,旁人劝他与高门士族联姻。这正是唐代最最光宗耀祖的事情,李光颜说。“身逢乱世,偶立小功,怎能以此高攀名门?”居然将女儿嫁给了军中的一位小将,让所有的同僚跌破了眼镜。李光颜,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人?

马上叫人移动桌子,将议政厅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另外一种危言耸听

,他决不能置之不理。有望气之人说道,李晟的深宅大院中树木葱笼,蕴藏帝王之气,李晟赶紧叫家人把树木砍光,搞得宅院中光光秃秃,

以免引起唐德宗的疑心,人臣心胸如此,真是唐德宗莫大的福气。皇帝将李晟的画像放在凌烟阁太宗旧臣之侧,彰显他再造大唐的功绩。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忠武,赠太师。唐德宗用诏书的形式立下誓言,要为李晟“存保世嗣”,申告柩前。

唐僖宗避难四川的时候,朝廷编辑《兴元圣功录》,记载李晟匡扶大唐的丰功伟绩,“遍赐诸将”,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

李光颜,祖籍山西榆次,原名阿跌光颜,李姓是大唐皇帝所赐。阿跌氏属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唐太宗贞观年间内附,被朝廷安置在鸡田州,世袭鸡田州刺史,隶属骁勇善战的朔方军。“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颜的父亲李良臣和哥哥李光进投奔唐肃宗,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光进跟随郭子仪转战南北,收复两京,永泰年间,进封武威郡王,后又成为太子太保。唐宪宗元和四年,局势动荡,李光进当仁不让,又立战功,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李光颜也因战功官至大夫,所以军中呼李光进为大大夫,李光颜为小大夫。

有唐一代,以军功立国,武功超群的李光颜兄弟很自然地脱颖而出,并未因为他们是突厥人的身份而受到压制。元和六年,因为“夙有诚节,克著茂勋”,李光颜兄弟被唐宪宗赐予李姓,成为大唐的宗室,兄弟俩披肝沥胆,死心踏地,效忠大唐。

李光颜兄弟身为突厥后裔,从小跟随姐夫舍利葛旃练习骑射,天资出众,后天勤奋,战阵之中骠悍绝伦,少有对手,日常生活中,他们却完全遵从汉人的行为准则,以“孝睦”名闻天下。

李晟的儿子当中,有几人颇有名望,他们是李愿、李宪、李愬、李听。“李愬雪夜入蔡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途奔袭的战例,

成为平定淮西至关重要的功绩,《平淮西碑》对李愬的功劳作出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李宪曾担任太和公主的送亲副使,回来后向朝廷献上了《回鹘道里记》,他和李愬都以仁孝著称,可见李晟治家还算严谨。

回首这位历史上有血有肉的大唐名将,感觉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

有胆识,有担当,又颇为多情。千年的历史,尘封的文字。我们依然清晰地看到了他的身影,天昏地暗的沙场上,“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李光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