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唐将帅17】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裴行俭率军与突厥战于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节节胜利,“前后杀虏不可胜数”,
俘获敌酋阿史那奉职,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杀死,持其首级向唐军投降。
突厥余部向狼山(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境内)撤退,唐军大胜而归,高奏凯歌。
裴行俭的主力回军后,阿史那伏念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傅纠集残部,再犯唐境。
唐高宗再度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要他“宜将剩勇追穷寇”。
同年十月,东*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起兵造反,管内二十四州皆响应,叛军有数十万之众,大唐北疆频频告急。朝廷派遣单于都护府长史萧嗣业率军讨乏,先胜后败,情势危急。
裴行俭立马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军十八万,与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合兵三十余万,进剿阿史德温傅。唐军连亘数千里,都受裴行俭的节制,史官赞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裴行俭率军到达朔州(今山西朔县),得知萧嗣业因为运粮车被劫以至大败,决定将计就计。
伪装运粮车300辆,每辆车中潜伏壮士五人,手持陌刀(长柄两刃刀)、劲弩,由老弱士兵押送粮车,精锐士兵尾随其后。
突厥人果然中计,冲过来攻打运粮车队,老弱士兵弃车而逃。突厥人赶着粮车前往有水草的地方,解鞍牧马,准备取粮。
裴行俭率唐军北上,屯兵于代州陉口(今山西代县西北),并不急于进攻,他使出反间计使得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相互猜疑,内部不和,阿史那伏念留下妻子、辎重于金牙山,率领主力袭击唐军,后方空虚,裴行俭有了可趁之机。
裴行俭派出程务挺、何迦密袭击金牙山,
阿史那伏念的妻子和辎重尽被唐军俘获。阿史那伏念乱了方寸,手下士兵又多染疾病。只得向细沙退避。他惶惑恐惧,派密使去见裴行俭,希望抓住阿史德温傅赎罪。裴行俭答应投降后保其性命。
唐军壮士当即跃出,伏兵也同时杀到,痛快淋漓地解决了敌人,抢粮的突厥人几乎无一幸免,从此,突厥人再也不敢靠近唐军的运粮车队。
大军进至单于府以北,已然接近傍晚,唐军安营扎寨,挖好了周围的壕沟。
裴行俭下令将士们向高岗上移营,将军们都说,士兵已经安顿好,大家都很疲倦,不想再搬迁了。
裴行俭语气坚决,催促大家按军令行事。大家虽然心有怨气,却不敢违背裴行俭的军令,起身搬迁了营地。当天晚上,风雨大作,唐军原先的营地很快被大水淹没,
水深竟达丈余,唐军将士个个庆幸,由衷佩服裴行俭的先见之明,从此都对裴行俭的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