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大唐将帅31】
“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割下左耳,表明自己效忠大唐的决心。
夷男勃然大怒,准备杀掉契苾何力,其妻出面劝阻,方才留下了契苾何力的性命。薛延陀使者来到大唐,向唐太宗汇报了当时的情形,
唐太宗感动万分,哭着对群臣说道,“不知契苾何力现在怎么样了”,他马上派遣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到薛延陀,以下嫁大唐公主为条件,
换回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劫后余生,升至大唐的右骁卫大将军(正三品,唐朝的亲王才正一品)。
夷男满心欢喜,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他派人向唐太宗献上了五万匹骏马、一万头牛、十万只羊作为迎娶大唐公主的聘礼,
城墙一片片坍塌,终于精神崩溃,出城投降。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国并入了大唐的版图。大唐得人口三万七千七百人,骏马四千三百匹。
在高昌旧地设置了西州,在可汗浮图城设置了庭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打通了大唐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
遏制了西突厥的嚣张气焰,这中间,契苾何力居功至伟,为大唐平定高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契苾何力奉诣回凉州看望母亲和弟弟,顺便视察本部落。
当时薛延陀成为铁勒诸部中最强悍的部落,契苾部落与之同根同种,有很多人愿意归附,他们挟持了契苾何力的母亲和弟弟,来到薛延陀可汗夷男的处所。
唐太宗深知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后妃操纵政权,大唐公主的儿子当上可汗,就是大唐帝国的外孙,外孙多半会亲近母亲的娘家,
所以对外嫁公主一向是毫不吝惜的,这回虽然事出有因。他还是打算履行约定。契苾何力熟知薛延陀的内情,他给唐太宗出了个主意,
“礼有亲迎。让夷男到京师来迎娶公主,或者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也行。夷男害怕大唐,
必然不敢亲来,他不来,这婚姻就成不了,郁闷交加,肯定活不长,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善主,二子争国是避免不了的。到时候内忧外患,
契苾何力得知此事,极力劝阻大家,“皇上对各位不薄,对我也信任有加,大家怎么能够背信弃义”,
诸首领言道,“可敦和都督都去了薛延陀,你为什么不去”,契苾何力表明态度,“我弟弟契苾沙门为人孝顺,他能够奉养母亲,
我以身许国,决不会和薛延陀串通一气”,诸首领蓄谋已久,不由分说,将契苾何力捆绑起来,强行带到了薛延陀。
消息传到了大唐朝廷,众人议论纷纷,有人乘机落井下石,“人心各乐其土,契苾何力到了薛延陀,可谓如鱼得水”,唐太宗此时却表现了充分的自信,“此人心如铁石,
一定不会背叛我”,事实证明了唐太宗的识人之明,契苾何力来到薛延陀可汗夷男的牙帐后,拒绝归附,他箕踞而坐,拔出佩刀,大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