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4章【大梁帝国】

第4章【大梁帝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容易看出,五代出现的这几个“帝”都是亡国之君,之后,帝庙号的追封就是亡国之君特有的专利,一般人还真没权利使用。所以,唐朝之后“祖”和“帝”是两个对立的庙号,祖庙号是统一江山的代表,帝庙号则是丢失江山的代表。

宋朝恭帝赵显因为丢了大半个宋朝江山,他的兄弟赵昰登基后,就追封他为帝庙号。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之所以没有被追封帝庙号,是因为当时的南明四王在江南称帝。他的后代便追封他为明思宗,所以,他这个末代皇帝幸免了帝庙号。

到了清朝灭亡。国人的政治方面已经不在庙号上作文章了,所以,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爱新觉罗溥仪就没人给他追加庙号了,因此,他和王莽是中国封建王朝里仅此无有被追封庙号的君主。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

世宗、高宗守成令主。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在古代,祖、宗和帝、王的庙号是严格区别,泾渭分明的。祖、宗不是当代皇帝对自己的封号,而是后世帝王对上一代先皇追封的庙号。

祖庙号和宗庙号的区别主要在于:祖庙号是指前朝皇帝开国或统一收复疆土所用的庙号。而宗庙号仅仅是后朝皇帝对前朝皇帝的正常追封。像唐朝仅有唐高祖一个祖,

五代时有后梁太祖、后晋高祖、后汉高祖、后周太祖。而后唐李存勖因为自称是唐朝皇族后裔,所以,仍用唐庄“宗”的庙号。

宋朝从北宋到南宋也只有宋太祖一个祖庙号,少数民族辽金仍然如此,但到了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两个祖庙号,

一个是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另一个是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铁木真被追封祖庙号是因为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喜好玄虚,文宗不文、武宗不武,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就只能亡国了。而我们这里将要谈到的唐僖宗的僖字在汉语字典里有happy的意思,所以,诸君可见唐僖宗其人。

年号是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

忽必烈被追封祖庙号则是因为他统一了中原,成为元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明朝也有两个祖,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开国,统一中原

,无需争论,而明成祖朱棣是因为派郑和七下西洋,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海域版图,所以,朱棣被后世的朱高炽追封为明成祖。到了清朝,更加出现了三祖的现象,

一个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个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一个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追封他为清太祖,福临第一个入主北京,统一全国,

所以,康熙皇帝追封他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玄烨主要是因为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华夏领土的统一,所以,雍正皇帝胤禛又追封父亲康熙为清圣祖。

唐朝之后,又有几个复出的“帝”庙号,分别是唐哀帝李祝、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隐帝刘承佑、后周恭帝柴宗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