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大梁帝国】
当时,契丹频繁侵扰北部边界,守卫的禁军大多设防在幽州和并州(河东),石敬瑭与赵德钧都请求朝廷增兵运粮,日夜相继不断。
石敬瑭率领大军屯驻忻州,朝廷派使臣赏赐军士夏衣,传布诏书加以抚慰,军士曾多次呼喊万岁。
石敬瑭害怕,他的幕僚请求杀了那些带头呼叫的,石敬瑭命令刘知远斩了挟马都将李晖等三十六人作为此事的宣示。李从珂听说这些情况,更加怀疑石敬瑭。
936年正月二十三日。李从珂在自己的生日千春节置酒设宴,晋国长公主上寿祝贺完毕,告辞请回晋阳。当时李从珂酩酊大醉。大大咧咧道:“为什么不多留些时候,忙着赶回去想帮石郎造反哪!”
说者无心,闻者有意,石敬瑭听后,更加害怕。石敬瑭把他在洛阳及诸道的财产全部收拢送到晋阳,对外说是资助军费,但人们都知道他是心怀异志。打算起事。
为嘉奖石敬瑭的功劳,李嗣源封石敬瑭为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总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加封爵位开国公,增食邑五百户,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
天成三年(928年)四月,李嗣源回到洛阳,李嗣源又诏令加封石敬瑭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驸马都尉。长兴元年(930年)二月,李嗣源到南郊圆丘祭天行礼完毕,加封石敬瑭为检校太尉,增食邑五百户,随即令石敬瑭回去就任。
九月,董璋叛乱,朝廷令石敬瑭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理东川行府事务。十月,石敬瑭从魏博到任,率军西征。
第二年春天,因蜀道险要艰难,粮食运输不能供上,李嗣源下令班师回朝。六月,改任河阳节度使,仍兼握兵权。
纵观李嗣源时期的石敬瑭,可谓是炙手可热,平步青云,如果皇位不是由李嗣源的直系子孙即位的话,那石敬瑭完全有机会一窥大宝,而天不遂愿,皇位竟然被李从珂夺取了。
李从珂在夜间同近臣商议说:“石郎是朕的至亲,没有什么可猜疑的。但是流言总是不断,万一跟他失掉和好,要怎么办才好?”
众臣都不回答。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退下来对同僚吕琦说:“我们这些人都受恩深厚,怎能把自己等同于众人。一概观望呢,现在能想些什么办法呢?”
吕琦说:“河东那里如果有其他打算,必然要勾结契丹作为援助。
契丹太后因为他的长子李赞华降归中国,屡次要求和亲,但是,他们要求释放剌回去没有获得结果,所以和议未能成功。
李从珂即位后,名分已定,石敬瑭不得已入京朝拜,安葬完李嗣源以后,也不敢提出归还镇所。
当时石敬瑭久病之后十分疲弱,曹太后和魏国公主(丈母娘跟老婆)几次替他说情,让他返回镇所。
而从凤翔来的将佐大多劝李从珂把他羁留在洛阳,只有韩昭胤、李专美认为宣武节度使赵延寿正在汴梁,逼近洛都,为了避免赵延寿的疑惧,不应当猜忌石敬瑭。
李从珂也看到石敬瑭削瘦衰弱,没有将他太放在心上,便说:“石郎不但是内亲,关系密切,而且他从小与我共同经历艰难。现在我做了天子,不依靠石郎还能依靠谁呀!”
便仍任用他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返归镇所后,觉得自己这次能回来实数侥幸,李从珂最终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布置眼线暗中侦查李从珂。同时,常常在宾客面前自称病弱不能领兵为帅,希望朝廷不在猜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