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71章【大梁帝国】

第71章【大梁帝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道向天平节度使、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征求意见。景延广。字航川,今河南三门峡人,是当时朝中的实力派人物。

父亲景建,精于箭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景延广的箭术也很出众,而且臂力过人,用的都是硬弓。

生处乱世,投军入伍是唯一的出路。景延广与当时其他人一样也投入军队之中谋求前途,只是他的行伍经历比较坎坷。开始时,他在后梁驻守陕州的朱友诲部队里任职。后来朱友诲因谋反引祸上身,景延广为了躲避灾难,又逃到华州将领尹皓手下谋生,不久又到了王彦章的部队任职。

在后梁和与后唐黄河岸边的激战中后梁军队大败,景延广身负重伤,最后逃回了首都汴州。

后梁灭亡后。景延广被唐军收编。李嗣源即位时,汴州守将朱守殷不听从李嗣源的命令。结果被残酷镇压,很不幸的是景延广也在朱守殷的军队里,因此受到牵连,要被处死。

石敬瑭想做汉武帝,但冯道却不愿意做霍光。在冯道看来,石重睿只是个小娃娃,拉屎撒尿都要有人侍侯,怎么能治得了天下?

况且,霍光当时是武将,有权有势,能够独当大任,而冯道却只是个文臣,周围强敌环饲,而自己却无兵无将,一着不慎,就会身首异处。

即使石重睿命硬,能在乱世之中多活几年,但等他长大后自己在不在人世尚是个未知之数,拥立之功要等到十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实在不太划算,退一万步讲,即使自己能活到那个年纪,

想想当时霍光一族的结局又是怎样……总而言之,他是伯乐,但石重睿却不是他眼中的千里马,

冯道看上的人是石重贵。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

石敬瑭当时是六军副使,负责处理他们这些叛军,见到景延广后,非常同情他,于是将他放了出来,收入自己帐下,做了他的属将。

后来,石敬瑭称帝时,后唐派张敬达率五万重兵前去围攻太原,石敬瑭让他参与军事,景延广为后晋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等石敬瑭正式称帝时,对景延广也委以重任,让他当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来转守各地,又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石敬瑭的心腹大将。

冯景二人一拍即合,马上召集朝中重臣,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共识,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继承大统,号称出帝。

石重贵能力一般,却胆大包天,即位伊始,就干了两件震惊朝野、轰轰烈烈的大事。

常将他带在身边,视为己出。史书中记载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长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

根据对春秋笔法的了解,这个看似褒义的评论实际上是说石重贵这个人老实厚道,比较木讷,不太精明。

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有板有眼,被石敬瑭大为赞赏。

后来。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把后方革命根据地交给了石重贵,授他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石重贵官衔不少,但政绩平平,“未著人望”。

尽管如此。因受到叔父的倚重青睐,仍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到天福七年(942)石敬瑭去世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