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大周王朝】
马希崇无可奈何,只好率亲信族人号哭登船去了金陵。被李璟被封为永泰军节度使,居扬州。后来马希萼也被李璟弄到了金陵,并在此病故。
李璟一仗未打就灭了楚国。当时的形势对他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就在吴国灭楚的一年以前,中原大乱,先是汉隐帝刘承佑血洗朝堂,杀了顾命大臣杨邠、史弘肇等人,随后后汉的枢密使郭威又在邺都起兵,打进大梁,并自立为皇帝。
郭威虽是有道明君,但刚刚上台,并不能让人看出他的过人之处。
而且就在郭威称帝后的一年内。又跟北汉的刘崇以及兖州的慕容彦超先后开战,到吴国灭楚时。后周的战事还没有全部结束。
马希范在位的时间还比较长,一直活到公元947年才因病身亡,这一来,楚国那些小马驹们就开始正式争槽了。
马希范死时49岁,儿子也早已成年了,但是根据马殷临终前的遗嘱,王位要让自己的儿子轮留坐庄,马希范虽然无道,但对老爹的这个遗愿还是没有违背,所以在死前就曾发话,要把王位传给弟弟马希广。
马希广是马殷的第三十五子,为人谦和谨慎,很得马希范的钟爱,很早时就将其任命为武安节度使、天策府都尉,实际上就是拿他当接班人培养,马希范死前又正式将王位传给了他,按理说是不应该出现什么意外的。
但是马希广生性懦弱,威望又不高,不能完全控制局势。另外他的哥哥,武平(治在朗州)节度使马希萼在马殷所余诸子中年纪最长,威望最高,本来应该由他来继承王位才最合适,所以又有一部分人支持马希萼。于是朝中就分成了两派,开始激烈交锋,最终的结果是朝臣们按照马希范临终前的遗愿,立马希广为王。
但是仅过了三年,马希萼就在朗州(今湖南常德)起兵,并在后汉乾佑三年(950年)的十一月攻陷了潭州,马希广兵败后被处死。
面对着两线的大好局面,南唐君臣们高兴得忘乎所以。一次宴会上。李璟的宠臣魏岑甚至对他说:“臣年轻的时候去过魏博,对那里还是很有感情,所以请陛下北定中原之日,将臣封为魏博节度使。”
李璟听罢美滋滋地表示同意,魏岑则立刻跪下来谢恩。在这个时候,南唐君臣之中,都还陶醉在即将一统天下的喜悦之中。但实际上,随着后周的崛起,这一天已经永远也不会来临了。
但马希萼称王后,就与另外一个弟弟马希崇闹起矛盾,结果马希崇又发动政变,把马希萼擒住后押送到衡山幽禁起来,然后自立为楚王。
可是马希崇用这种方式称王,朝臣们都不满意,马希萼在朗州的旧部更以讨逆为名起兵,就连他他派去押送马希萼的将官们也背叛了他,转过头又将马希萼拥立为衡山王。然后开始招兵买马,口口声声称要打回潭州讨伐反贼。
这一来,马希崇大为惊慌。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去向宿敌南唐求救,这就直接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南唐中主接到马希崇的求救后。大喜过望,立即命边镐带一万兵马从袁州(今江西省宜春)进入楚境,因为在此之前,前楚王马希萼也向南唐求援,双方都在引狼入室,所以边镐这一路上根本就没遇到抵抗,顺顺利利地进入了潭州,随后控制了潭州的局势。楚国就这么灭亡了。
边镐进入潭州后,马希崇还心存侥幸,对他大加贿赂,希望能留居潭州,但边镐却讥笑他道:“我们南唐跟你们马家做了六十年的仇敌,也没有敢存灭你楚国的念头,如今你们兄弟相残,困国自灭,就不要有什么别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