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余三万六千人,是民夫和降兵的合编,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可靠度,都是不高的。
不过李超眉间却一直带着忧色。
这五万兵马,看似多,实则不强。
李超从长安出发时带了两万关中府兵,还是比较精锐的。但收复灵州后,李超分出了六千人去收复其它州。
后来又来了三万唐军,可实际府兵只有一万五,另一万五是青壮民夫。
李超又抽调了九千人去支援其它几位总管。
乌堡已经成了宁远城的内城,同样进行了扩建加固。
最显眼的莫过于城头上正在架设的八牛弩,这种改良过还被皇帝赐了将军封号的弩炮,虽然每架都很大,但架设在城头上面,却是最为厉害。一来弩车大,移动不便,架城上固定不用移动。二来弩炮架在城上,居高临下,射界好,还增加了射程。
乌堡内城里不但成了粮仓、武库,也成了八牛弩、巨石炮的组装作坊。来自长安军械监制造的弩炮核心部件,通过灵州从船上运到这里后,与在这里就地取材打造的其它配件组装起来。
一件件的八牛弩和巨石炮正源源不断的完成组装。
“可以把一些商船、粮船也改装成战船,在上面装上八牛弩。”
实际上,李超手里只剩下了两万府兵,另加一万五民夫,和两万五降军整编的乡兵。
这次出兵,李超带了五万,留下了一万人。留守的那一万,有九千是唐府兵。
李超现在身边,兵马有五万,可真正原来是府兵的只有一万一。
自己的牙兵一厢四千五,一个直属炮营五百。另外六千府兵,则与三千民夫合编为两个厢九千人。
这三个厢,算是比较可信的。
从乌堡到丰州、胜州,这一路上黄河水道都比较宽,也比较平缓。很适合行船,这么好的条件,弄一些战船,加装上八牛弩和一些小号石炮,当然能增强不少实力。突厥人骑兵虽厉害,可他们的马也没本事在黄河上跑。
战船对于沿岸行军的唐军,关键时候是能从河上提供火力支援的,这种水陆配合的战术,正适合这里的地理,没理由不用。
要不是时间匆忙,李超还打算建造一些较大的战舰,可以把巨石炮都装上船。既能用舰队运兵运粮,也能用于火力支持,投送兵力,接应掩护等。
宁远城还在赶筑之中,外围到处都是帐篷。
五万兵马,很大的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