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晋王李治
有人提议王珪,也有人提议崔仁师,还有人提议杨师道的。
房玄龄则提出,“岭南的各级议会有议长和理事会,不如由朝廷任命各级议长,理事会也由朝廷拔任,这样也对议事实行控制权。”
他的意思,议会做为眼下岭南过渡阶段的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可以暂时保留。待将来岭南局面得到控制后,朝廷再罢除这个议会。
“臣也支持房相的提议,臣补充一点,地方官吏不得担任议员。”杜如晦补充道。
不让官吏担任议员,是立场问题。朝廷的官员,只受朝廷统辖,不能由这么一个民间性质的议会来统领。
同时呢,议会必须由朝廷指派议长和选任理事。
“诸位爱卿,你们对于李超在岭南弄的这个议会怎么看?”
李世民注意到这个岭南议会,发现这个议会也是分成多级,类似于商会。岭南议会包括的是岭南四道,但越南道其实只有一块越南州飞地,因此岭南实际是三道。广东广西广南,每道下含十余州,岭南议会下有三广议会,道议会下还有州议会,州议会下还有县议会。
每级的议会里的议员,并非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他们如商会一样,是当地推选的,都是汉俚和新移民、工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朝廷的官员也在这个议会的推选之。
总之一句话,这个议会是包含汉俚各族,以及士农工商各阶层的精英。
这么一群人组织起来,还是形成岭南-道-州-县四级,让李世民心生警惕。
总之,议会可以存在,但必须是在朝廷的领导之下。
李世民沉吟良久,最后也才同意几位宰相们的意见。议会可以设立,但要在朝廷的领导和监督之下。
“这岭南议会的议长,由谁来担任呢?”皇帝问。
众宰辅们都低下头,既然这议会是李超设立的,如今李超又是岭南最高官员,论理当然应当由李超担任这个劳什子议长啊。
可现在皇帝却当大家面谁来担任议长,这意思很明显了,皇帝不想让李超当议长。
这是一个不在朝廷控制之的组织。
李超向朝廷的奏报对议会的解释,是目前沟通岭南各方,控制混乱局面的一个对话机制。是岭南从羁糜制到现在直辖制过程,一个缓冲。
“陛下,臣也研究过这个方式会的设立。这个议会目前来说还是较积极,对朝廷控制岭南有极大帮助的。”马周道。
长孙无忌却反对,“臣以为这个议会完全没有必要,岭南事务,自然有朝廷的各级官府和官员们管理。现在官府之外,却还有一个议会,算是怎么回事?难道议会要干涉地方政务?”
马周出言,“据臣所知,议会只是沟通功能,并没有侵夺官府职责之事。现在岭南毕竟不原,改土归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岭南本蕃汉混杂,尤其是俚獠势力强大,部族众多。管理较困难,有一个这样的交流协商组织也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