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第1407章 登基前夕

第1407章 登基前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阁决策执政、翰林院审议封驳、御史台纠察弹劾、议会立法监督。

御史台的权职也是在不断的加强之中,现在与内阁、翰林院、议会并列,充分的显示了在新朝之中,这个衙门的重要性。

可以不客气点说,张超当了皇帝以后,只要能够控制御史台,那么有这么一个监察机构,就能紧盯着阁院,到时哪个宰相、学士要是不合张超的意,就能用御史台把他弄下去。

皇帝都不需要出面,驱使御史们紧盯就行。

其实承乾就是缺了这种手段,只知道用皇帝的权威去硬压,这算是落了下乘。

八月八禅让大典。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朝堂上,这段时间,张超也一直在进行着各种人事、组织的调整。

现在的调整,基本上就是为新朝做准备了,上来的人,就会是以后新朝的人,甚至现在调整的衙门架构,也会是新朝以后的架构。

长孙无忌等人已经辞去内阁职务,现在马周是次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杨师道等依然是群辅,加入了王珪、唐俭、郑善果三人为辅相。

皇帝聪明的做法,永远都是驭使着手下的臣子们互相制衡,哪里需要皇帝亲自出马。

先上后下,这段时间以来,中枢在整顿调整,人事已经差不多理顺了,该拿的都拿下了,该换的也都换了,现在则在开始地方上的人事调整。从道一级的宣抚使到左右布政使到按察使到都指挥使,然后是边疆领的总督、提督,接着是中原各州的刺史、长史、司马、六曹等等,等调整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张超全面控制天下,正式受禅登基的时候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连长孙无忌都妥协了,没有哪个再不识眼的。

受禅日子一天天临近。

而翰林院削去批红之权,改为拥有封驳之权,议会贵族院罢去六科。

翰林院以房玄龄为翰林学士承旨,孔颍达、陆德明、李守素、虞士南、崔干、孙伏珈等八人为学士。

御史台则负责监察事务,有风闻奏事,监督弹劾之权,同时也设置台狱,负有特殊案件的审理,与刑部、大理司并称为三法司。

而议会两院则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核通过权,监督行政权。

一阁一院一台一会,就形成了如今全新的帝国权力格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