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 长安谍影
或许这个想法有些偏激。
但作为皇帝,刘彻从来就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他人的举动。
从这两个例子,刘彻很快就想到了:这个骨都侯这次来汉地,难道只是身负一个送嫁的任务?
这话说出去,别说刘彻了,恐怕就是三岁孩子也不会相信了吧?
于是,刘彻立即就给对方贴上了‘心怀鬼胎’的标签,打算让王道好好盯着这个家伙在汉地的一举一动。
兰陀辛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刘彻给盯上了。
他微微弯腰,恭敬的用还比较生硬的汉话道:“皇帝美意,外臣一定向我主转达,另外,外臣还带来了我主撑犁孤涂对皇帝陛下的问候!”
这就有意思了!
唐代诗人高适曾写过一句诗: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将骠骑与骨都对等,或许是诗人的修辞手法。
但是,至少也能看出,在匈奴,骨都侯的地位。
这等重量级的匈奴贵族,翻遍整个汉室历史,也只有两人曾经到过长安。
“多谢贵主的问候……”刘彻呵呵一笑,但心里对于这个匈奴的骨都侯懂得汉话,颇为警惕。
当今,至少在表面上,匈奴是常常吊打汉室的。
试问在这样汉弱匈奴强的局面下,一个匈奴顶级贵族居然能说一口较为流畅的汉话!
这就跟后世改开初期,一个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米帝高官大摇大摆进入北京一样,要嘛这人是个亲华派,要嘛他是个极端仇华之人!
除了敌人和朋友,谁会闲着没事,去学一种可能永远都用不上的语言?
其中一个是军臣的儿子于单,于单政治斗争失败,流亡汉朝。
而另一人则是被匈奴人当成人质送来长安的贵人,大抵应该是当时的单于的兄弟或者儿子。
不过这个匈奴贵人跟于单一样,都是短命鬼,到长安后没多久就死了。
而在现在,这个匈奴强盛汉朝劣势的时间点上,类似骨都侯这样的顶级匈奴贵族,一个也没来过长安!
而在历史上,于单来汉朝,是流亡避难的,另外一个位‘贵人’则是来屈膝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