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节 抚恤(1)
不仅仅袁盎、窦婴都要没有好下场。
这要求,皇帝必须铁石心肠,冷血无情。
所有个人情感太过丰富的皇帝,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而且更可悲的是,不仅仅他自己没有好下场,他的国家,他的家族,他所爱的女人,也都没有好下场。
最典型的就是李煜。
历史告诉刘彻,皇帝的无情,其实就是最大的有情。
这将制造无数个战争孤儿。
刘彻自己内心也是很内疚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孤儿,起码有一半,原本不用成为孤儿。
若刘彻能在战前就下令疏散,马邑城外百分之八十的死难者,将能安全的撤退到马邑城。
但代价却可能是,匈奴人立刻远遁。
所以,做有情君王容易,无情帝王困难。
三世为人后,见过了无数的血的例子和教训,并且在皇帝位子上锻炼和磨砺了四年后,刘彻已经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像他对袁盎,对窦婴。
看似无情,实则是对他们最好的维护。
否则,若是一时心软。
这其中的取舍与抉择,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反正,刘彻现在是很内疚的。
但对皇帝来说,个人的情感什么的,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皇帝以天下为棋盘,国家做棋子。
动辄之间,就可能干系上百万,甚至千万人的生活,乃至于可能决定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