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节 合纵(2)
其中寒门弟子占据了超过七成,至少有千余人是纯粹的穷人,别说笔墨纸砚了,就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搞不定!
把子弟外甥什么的往稷下学苑一塞,岁时奉上捐赠。
这公孙子总没有办法拒绝了吧?
毕竟,大家打的旗号是‘敬胡子长者,奉财帛以助胡子教化天下’
别说公孙弘没有办法拒绝和阻止,就是胡毋生本人,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当世办学,不必从前了。
整个天下,想要巴结他的商人,不知道有多少。
虽然公孙弘在坊间的物议很好,两袖清风,就连一日三餐,也是其细君亲手所做,不止有一个人曾经看到过主爵都尉的夫人,带着下人在市籍之中选购青菜和米醋,也不止有一个人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位主爵都尉自己给自己缝补衣物。
虽然说,这有可能是作秀。
但,最起码董仲舒从未听到过任何公孙弘以权谋私的传闻。
恰恰相反,这位当今的税吏,任何人的税都敢收。
以前,大家都是用竹简学习。
即使是穷光蛋,只要有毅力,去山上砍点竹子,自己动手,用绳子串起来,再买把刻刀,这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现在就不同了。
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
而胡毋生如今门下弟子号称三千,贤者一百零八人。
传说,他甚至连程郑氏外戚和卓氏外戚的税,也是分文必争。
但,公孙弘可以两袖清风,并不代表商人们就没有送礼和孝敬的地方了。
公孙子不收钱?
没关系!
公孙子有老师,而他的老师在临淄有一座名为稷下学苑的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