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节 为民做主(2)
考举什么的,那是次品、纨绔子去混一个头衔的地方。
毕竟,士大夫贵族是很傲娇的。
他们在本能上排斥自己的精英与泥腿子寒门士子同台竞技。
而且,大多数人年轻俊才都是很骄傲的。
由于目前考举制度,对于贵族、两千石士大夫或者官宦之家、学阀有着优待,可以加分。
所以,这些家族的真正精英,反而对考举敬而远之。
更何况,如今又马上要到考举之时。
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催生出一个奇特的考举经济。
就像后世的双十一,无论是不是考举士子,是不是士大夫,整个关中的地主豪强商贾子弟,都会汇聚长安,附庸风雅,赏花弄月,顺便嗨皮嗨皮。
发展到现在,连雒阳、睢阳、荥阳、晋阳的豪强子弟,也会如约而来。
其中大半,压根就不打算参加考举。
他们觉得——哥需要加分?你这是羞辱哥!
正好,天下尚武成风,家家以有武夫为荣,就是民间乡下的土财主,也以家里出了一个军官——哪怕是什长为荣。
所以呢,北地士大夫、贵族纷纷调转腔调,转而投入武事。
最精英,最好的子弟的目标,从来都是武苑!
至不济也要入太学。
他们都是有志于武苑的优秀精英。
现在,汉室的阶层分化已经重新洗牌了。
一等人,是武苑的学生,是野战军的高级军官。
他们享有超然的政治地位和百姓的崇拜、家族最多的资源以及最好的教育。
只有那些歪瓜裂枣,才会来参加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