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四节 接班(2)
这也符合皇帝的心态——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
这批劳工里,有数万人,都是大宛人、大夏人、康居人、月氏人。
他们的肤色、信仰、文化、习惯都与中国格格不入。
全部消耗掉,比留着他们更好。
至少,这样没有后患。
暂时来说,刘彻也没有做好融合一个血统、肤色与诸夏民族完全不同的人种的准备。
三个月,打通渭河漕运?
这看似很困难,实则也确实很困难。
但,还没有到完全无法完成目标的地步!
因为,这个工程用的,都是高阙、燕蓟之战以及之后从匈奴买回来的奴工!
这些人的总数已经高达了十余万!
这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因为,贸然融合一个肤色不同的人种,风险太大。
五胡乱华怎么来的?
刘彻可没有忘记。
毫无疑问,在没有排队枪毙的时代,在自己的本土,出现一个肤色、血统、文化和习惯完全不同的族群,可能会是一个大问题。
还是尽早消耗掉比较好。
有着这十余万可以随意消耗的劳工,郅都根本不需要劳民伤财,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结局很可能是,劳工的伤亡数字突破天际!
但这有什么关系?
这些劳工,刘彻的看法是,越早消耗掉越好。
因为,非吾族类,其心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