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难以面对的现实
然而——不幸或者说幸运的是,现实中发生的几乎所有空战里,所有那些飞行员,不管是被击落还是击落了别人,几乎全都是龙云所描述的那种生手。
不论是海湾战争还是埃塞俄比亚上空的遭遇战,那些歼击机在天空中横冲直撞,看上去颇为激烈的对抗里,发she的导弹数量与击落记录却简直是不成比例。仅有的寥寥战果,与其说是攻击一方的强大,还不如说他们只是找对了比自己更孱弱的对手。
空战,有时候正像是势均力敌的足球赛:水平越高,得分就越低。
曾经,没有任何歼击机驾驶经验,甚至从来没有摸过模拟器的龙云,对空战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的。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拥有旧时代的实际驾驶机会和现代的详尽数据参考,他忽然间感到自己可能有了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以往任何飞行员包括所有那些王牌机师都不曾有过的机会。
就在自己回到的那个世界,也许,自己很快就会有机会实战。
两眼直视前方,龙云专心的开车,但是心里的滋味却是不怎么样。
……
回到家里睡了一宿,第二天一早,龙云把车开到战队,就抓紧开始准备后面的比赛。
拿到ifsc和ifu认证的大量资料,龙云开始研究这些难得的数据。之前选择加入“五月”战队,也考虑过可以借助模拟器来熟悉驾驶,特别是那些华夏很少见到的机种。现在不仅手头有这些机型的全部资料,还可以在模拟器上真实的去验证!
把资料打印了些出来,拿在手里翻看,龙云完全确定这些数据的真实xing。
与冷战末期的遮遮掩掩不同,在这样一个传统歼击机早已不是什么先进武器的时代,出于竞技的需要,ifu必须制定详细的参赛用机规格,所以这些数据全都是对标准配置的歼击机进行实际飞行测试而来的。
别的不说,单就眼前的一组飞行包线图,就要比龙云之前所查到的那些资料里看到的都详细。在过去,即使是自己会驾驶的mig-29,龙云也不记得会如此详尽的飞行说明。
比如,他只知道mig-29在无外挂、燃油半加满的时候,在六千米高空可以飞到马赫二点二的最大速度。这个数据其实毫无意义,对空战和竞技都没有意义:没有外挂还打什么仗呢?如果挂两枚r-73,速度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这个时候的速度值就不是那么确定了。即使能够知道,那么七千米呢?八千米呢?这个时候最大能做出多少g的过载?
有些飞行员可能会觉得,纠结于这样的事情很无聊。
那当然,在实战里他们可以找出答案,不过龙云总是觉得,在格斗搏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座机无法做出某种机动的飞行员,其能够存活的概率是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