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盘算
另一方面,随着贵州的光复,对张百麟等人来说杨荩诚也就没了利用价值。
杨荩诚是四川人,他做都督军政斧内自然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说和杨荩诚一起发动**的张百麟,还有立宪派的任可澄等人。
因为受到排挤,再加上武汉的战况十分激烈,于是杨荩诚就带着黔军赶往湖北。只是他才刚到了常德,南北就已经开始议和,在之后清室退位,北伐已然无望…
根据李国筠从南京那边刚得到的消息,因为清室退位,北伐无望,杨荩诚已经只身前往南京面见孙中山,想要辞去都督的位置退隐归田…
对李国筠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成功案例…
当时中国地方上的排外情绪很严重,能够以外省人身份坐稳位置的,历史上似乎也就只有蔡锷一个人而已,自然,现在又多了一个严绍。
贵州军政斧成立之初,是由都督、行政总理和枢密院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都督由摔黔军北伐的原贵州新军第一标教官兼讲武堂堂长及陆军小学堂总办的杨荩诚担任,赵德全为副都督,自治学社的领导人张百麟为枢密院院长,立宪派的任可澄为副院长,周培艺为秘书长兼行政总长。
这其中作为立宪派首领的任可澄过去一直都和自治学社处于对立状态,在贵州光复以后任可澄等立宪派和旧的官僚甚至还以为大祸临头,因此四处寻找可以避祸的地方。
按理说这个时候贵州已经算是落入**党人的手中了,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党人都有天真的毛病,张百麟等人在光复了贵州后,居然认为应该对任可澄等立宪派和旧官僚‘宽以容众’,‘不计前嫌’,任可澄的枢密院副院长就是这么得来的。
当然,这些并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还将奉贵州巡抚沈瑜庆令率部入省城镇压**的刘显世委为枢密院军事股长,黔军第四标标统兼西路巡防统领这样的要职(刘显世只有一个营)…
只是里面也有一点点的问题,首先杨荩诚的情况和严绍不同,他不但是个外省人而且在贵州的根基不稳。而严绍呢?别的不说,单是在芜湖和当涂就有几十万和他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人。
而且严绍也不是杨荩诚可比的,在起家之前,严绍就已经创办了雨石集团,号称中国第一实业集团,年入千万,手底下也有近千杆枪,现在当上都督后更是有着近四万人,并且用一系列的新政收买人心,同时还用合作的手段把许多士绅的利益和他捆绑在一块。
单纯的排挤就像把严绍赶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看来这件事,还是给通过外力…”
想到这里,李国筠抬头看向了北方,和身后的几个人打了声招呼后,便朝着家中走去。
如果说对任可澄这些老旧派系 ‘宽以容众’,‘不计前嫌’,还可以说的过去的话。那么将枪杆子也交给别人,怎么说呢,一般的人是干不出这么二的事情的,尤其是这个刘显世还是一个没什么好名声的人…
而事实也证明,将刘显世纳入贵州军政斧体系内,确实是张百麟最大的错误。
因为刘显世在带着原本是用来镇压**党的一个营进入贵阳后,发现占领贵阳的**党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因此在心底深深的瞧不起这些人,尤其是那些袍哥的人,个个一头扎包巾,头发分挂两耳,身披鹤衫,腰佩刀剑,称兄道弟…
虽然有些不明白怎么贵州就被这群家伙给拿下来了,但是这并不耽误刘显世拜访满清旧吏、士绅还有那些立宪派的人…
与此同时刘显世也在或明或暗的不断争取着各种权利,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成功,而这个时候原来的立宪派派也不甘于老对头掌握贵州权势,两者凑到一起恰好是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