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后段棒次的逆袭
在这种情况下安排第九棒打者的主要考量因素就回到了进攻战术本身。
如果说稍微不同的地方就是身为二垒手的本田,显然比三垒手出身的川崎速度要快一些。这种交换跑者的局面此前也出现过。
可是本田的速度不足以发动盗垒战术。
要想继续向前推进还是得指望打者。
而和平学园第九棒的打者,是原本游击手出身,现在镇守外野的铃木。
对于棒球的打击顺序安排来说,第九棒这个棒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色。
二垒手本田的打击水平不是那么让人放心。这一点他自己也知道。
所以一进了打击区就摆出了触击的架势。
本田回头看了看休息区里的八木监督。
监督也点了点头对他的这种判断表示认可。
不过,并没完全掌握牺牲打要领的本田把棒球点的太过于接近对方投手。
以职业比赛为例,是否允许使用被称为“DH”的指定打击制度对第九棒的排定标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日本的职业棒球联赛里,一般情况下,中央联盟的常规赛都不使用DH制度。这种情况下第九棒几乎是投手的专用棒次。
职棒的投手大多不再进行打击训练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节省投手的体力。
第九棒的打者是每场比赛打击机会最少的一个棒次。投手站在打击区里的次数越少,能留给投手丘上的体力也就越多。
另一方面,日本职棒的太平洋联盟使用DH制度。投手一般情况下完全不打击,而是由一位不参与防守的野手去代替他在打线上的位置。
投手小室捡到球以后从容传了二垒,先杀掉了跑向二垒的川崎。
幸亏作为一名二垒手,本田奔跑的速度还不算慢。
二垒手再传一垒时没赶得上。
总算不是双杀。
一出局,场上的形式没什么变化,还是一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