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帷幄
杨凌奇道:“什么事争得这么厉害?”
两位美人儿同时娇哼一声,娇俏地白了他一眼,然后互相看看,却都不言语了。
杨凌只顾高兴,却没注意所谏未受重视的阿德妮的幽怨,瞧着他匆匆起身离去,阿德妮更是一脸落寞……
说着自己也坐了下来,给每人斟了一杯茶,笑吟吟地道:“好啦,青天大老爷在此,有什么冤屈,尽管一一道来。”
※※※
“停停停!”杨凌被她们吵的一个头两个大,忙一手拉着一个到了桌前,一按她们的香肩道:“都给我坐下,”他看了眼俏笑盈盈立起的楚玲一眼,说道:“不必拘礼,你也坐吧。”
其实当时无论政治体制还是经济体制,甚至包括后来被人诟病较多的科举选才制度,当时较之西方都是相当成熟和先进的,不过东方唯名、西方唯利的价值观念相比较,无疑是西方比较务实的,民主制度方面西方比东方也要先进一些。
不过我觉得这些方法里,还是你提及的‘一条鞭纳税、摊丁入亩法’最好,实行此法,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既不减额,也不增赋,没地的贫民不用纳税,而豪富之民不能多得,徭役公平,就不会有人再哀叹不均了。”
成绮韵对于人性、心理,了解的透澈无比,阿德妮来自西方,对于东方的制度没有从小见惯使然的习惯,让她帮着参详,说不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能独出机杼。杨凌让她们参详,是想从她们的角度把制度更完善一些,漏洞更少一些,这样一旦上呈,受到的阻挠才能减到最小。
杨凌点头道:“对,而且以银两代实物役、力差役,扩大了货币的流通,削弱了人身依附,商贩和工匠获得了较大自由,这对工商发展至关重要。”
杨凌一听这才明白,其实他让两人讨论,只是想参详一下她们的意见,具体的主意他和杨慎、焦芳、杨一清等人都有所沟通,随时按照他们的意见在做修改。
“皇上其实已经看过了这些条阵,正式上书不过是给天下一个讯号,一个改制的讯号罢了。本国公负责清剿流匪,安置流民,在地方上所见所历,深知不能使国富兵强、百姓乐业,则贼剿无止境,而不能革除弊病、推行新政,就不能富国强兵。
“杨,韵儿姐姐太保守了,只是在旧制上的修改,依我看,就应该大斧阔刀……”
当今皇上年轻,正欲有一番大作为,各位大人都是柱国之臣,还请尽心竭力、各抒己见,咱们对这些谏疏最后再推敲一下,以便使新政能够顺利施行。刘大人,你有什么看法?”
二人一见杨凌,立即争先恐后地告状:“大人,你来评评看,有关税赋问题……”
杨凌环目四顾,朗声说道。焦芳府上,几位受邀的大人围席而坐,正在就改革新政做最后的推敲。
这一条,杨凌同朝中一些大臣暗中商议,也获得了他们的赞同。“一条鞭”法,保证了朝廷税赋的稳定,不会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直至破产造反。加强了工商发展,有地农民乐于种地,城中富户乐于买地,又不会过多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免得引起地方强烈的反对,使自己的心血前功尽弃。
“啊!我……我说呀……”楚玲‘怯生生’地看了眼老板娘,老板娘没表示反对,她只好硬着头皮对大老板道:“是这样,国公爷不是让两位姑娘把您的《靖政十二疏》再议议嘛。这个……对于吏治、土地、税赋,还有军制,呃……阿德妮姑娘和小姐的看法大相径庭,彼此争论的激烈了点儿罢了,倒不是在吵架,国公爷尽管放心。”
一条鞭法使官员难以再利用税赋贪污,减轻了贫民负担,增加了朝廷岁入,而且是在权宦豪绅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是比较务实的改革策略,要是真的头脑一热,想搞一刀切的还地于民,打土豪分田地,那自己就得先拉起一支队伍上山打游击去了。
杨凌见两挺机关枪熄了火,便笑了笑道:“楚玲,你说。”
两个人越说越是开心,杨凌心中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他兴奋地道:“说的很好。现在焦阁老、杨一清他们应该已经下了衙门,我去城里瞧瞧,和他们商议一下,这两日就呈进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