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十节
树林里光秃秃的枝丫上绽放出了点点嫩绿,生机盎然。料峭的春风带着一丝和煦的温暖,悄悄掠过河面,荡起了层层涟漪。
这个代价太大了,北疆承担不起。北疆击败了公孙瓒,自己也奄奄一息了,这样如何对付即将渡河北上攻击冀州的黄巾军?
如何对付窥伺一侧,随时可能发起凌厉一击的袁绍?张燕已经两天两夜没睡了,此时他脸色发黑,脚下无力,人就象在云端里飘一样,他真想躺倒在地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李弘的指责和恼怒让他惴惴不安,让他难以入眠。
此战开始后,如果袁绍没有逃出包围,如果黄河没有提前开河,北疆军就算折损一半,也无关大局。
因为两个对手都被彻底打垮了,冀州迅速稳定下来了,黄巾军也就不敢再渡河北上了,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张燕考虑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给大将军详细解释一下。张燕伏案疾书,仔细分析了形势,认为还是把公孙瓒围在界桥和夕烽亭一线不打为好。
一阵锥心的疼痛慢慢起自刘备心底深处,渐渐扩散到全身,然后一丝一丝地袭入了他的脑海。
我是刘家的后裔,这江山社稷是我刘家的基业。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一点地被侵蚀,一点一点地被碾成齑粉,我要拯救它,我要中兴大汉。
他抬头遥望着深邃的夜空,默默地祈祷着。高皇帝,世祖皇帝,列祖列宗,保佑我,保佑你们的孩子赶走**侫,夺回家国,守住这份基业。
刘备蓦然高举双手,仰天长啸。清晨,甘陵城下。张燕神情疲惫,背着手在大帐内走来走去,瘦弱的身躯在忽明忽暗,摇曳不停的烛火映射下,显得孤单而冷寂。
案几上,李弘和赵云的书信并排放着。赵云告诉他,刘备已经率军渡河了,大军就在避风亭,是不是立即予以阻杀,而李弘却在书信中严厉批评了张燕,要求他立即集结主力向北攻击前进,缩小对公孙瓒的包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全歼公孙瓒。
我们先把田楷和刘备解决了,彻底断绝公孙瓒的生路,待公孙瓒粮草尽绝之后,再以最小代价完成对公孙瓒的围歼。
张燕最后写道,我张燕自晋阳受抚之后,一直追随于大将军左右,对大汉和大将军忠心耿耿,绝无叛逆之心,更无私存实力之意,请大将军明鉴。
张燕随即下令,遵照大将军之意,夕烽亭的于氐根立即率军向公孙瓒发起攻击。
王当率军围住甘陵城,自己和彭烈两人率军向北急速进发,围歼公孙瓒。
上午,界桥。初春的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照射到燕赵大地上,使得万物开始复苏。
至于来自青州的援军,暂时不要理会,让赵云派遣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军沿途骚扰阻击,迟滞他们前进速度即可。
李弘说,今北疆军主力全部集结于界桥、夕烽亭一线,我们应当毫不犹豫,不惜一切代价击杀幽州军。
我们的目的是争取全歼,所以保持兵力上的优势至关重要。如果公孙瓒被我们迅速全歼,田楷和刘备的援军就是自寻死路。
如果公孙瓒遭到重创,失去再战之力,那么我们就把田楷和刘备放进包围圈,再度合围击杀。
李弘一再强调两军对决,兵力上要保持绝对优势,但现实情况是,幽州军和北疆军目前兵力不相上下,虽然北疆军的实力要明显高出一筹,但面对幽州军不计伤亡的攻击,北疆军即使能全歼公孙瓒,但至少也要付出兵力减损一半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