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节
要依靠李弘的武力拯救社稷,有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增加河北的实力。
现在长安朝廷由这四位大臣共同主持国事,也就是说,这封信其实代表了长安朝廷的全部意见。
目前李傕等西凉叛将紧握兵权,而韩遂、马腾从稳定和发展西凉出发,与李傕等人的结盟非常牢固。
短期内想发动第三次兵变,困难非常大。皇甫嵩认为,既然无法迅速分裂叛军内部,解救天子,那么,等一等也无妨。
从这三年多的风风雨雨来看,即使现在勤王成功,把天子救出来了,也无法迅速振兴社稷。
一是因为袁绍已经占据关东,他倚仗周边几个富裕郡县的支持,实力会得到迅猛增长。
第四章破釜沉舟第十九节冀州,邯郸,长公主行辕。荀攸宣完圣旨后,立即去探视病重的卢植。
最近一段时间,卢植和诸位大吏忙于改制之策的商定,还频频约见冀州的门阀名士,以安抚和处理大将军在冀州清理土地时所引起的血腥风暴。
他整天操劳,殚精竭虑,很少时间休息,病情越来越严重。卢植看到荀攸,非常惊喜,
“公达,你还活着?我以为……”
“大人是不是以为我死了?”荀攸笑道,
他打算如何振兴社稷,将直接关系到大汉的命运。二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改制之策。
不改制,不修订国策,汉祚终究难以延续。袁绍实力的增长,导致我们振兴社稷的难度大大增加。
如果他在洛阳重建皇统,我们的处境将非常艰难。袁绍的振兴之策到底是什么?
他会不会重建皇统?他会不会冒着社稷崩塌的危险和我们抗衡到底?袁绍有没有可能改弦易辙,转而尊奉当今天子,以天下苍生为念,迅速稳定社稷?
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选择和依靠就是李弘了。
“我在郿坞的牢房里吃得香,睡得好,怎么会死?”荀攸在郿坞的大牢里待了两年。
吕布攻克郿坞后,他被救了出来。董卓伏诛不久,他被杨彪征辟为太尉府侍御史。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长安又爆发了第二次兵变。这次长安朝廷中的许多大臣都死了,朝廷严重缺人,他随即被拜为侍中。
荀攸把长安两次兵变的经过,详细述说了一遍,最后撕开袍服,从衣服夹层里拿出了一份密信,
“这是皇甫嵩、杨彪、淳于嘉和朱俊四位大人联名写的一份密信。「请文明用语」夜兼程赶到邯郸,就是为了把这份密信亲手送给诸位大人。”这份信是由皇甫嵩书写的,四位大人都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