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
“风雪太大,老大人行走不便,估计要迟一会儿。”
“不要等他了。”蔡邕挥手说道,
“这头老狐狸,成精了,就算催他十遍,他也不会来。长公主还在栎阳等着我们的奏报,不能再耽搁了,还是先议吧。”四位大臣把京兆尹余鹏的奏章传阅了一下,都没有说话。
“这事牵连到颖州荀家,所以……”蔡邕望着荀攸说道,
“荀大人是不是应该主动回避?”
“没有必要吧。”李弘马上说道,
“目前证据不足,凭现有的几个疑点无法证明他们意图谋刺天子,余鹏大人也只是怀疑,而刘大人……”
“李弘转头望着坐在身边的刘和,不满地说道,”你匆忙上奏天子,未免有些处置不当吧?
“刘和淡淡一笑,凑近李弘的耳边,低声说道:“陈好和郗虑两位大人拍着胸脯保证,你让我怎么办?强行压着不奏?我这颗脑袋还要不要?”李弘冷哼了一声,刚想嘲讽他几句,荀攸说话了,
“我应该回避,我马上禀奏天子。至于太尉府的事,我举荐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大人代领。”蔡邕脸色一寒,神情颇有几分不悦。
“此事牵扯到徐州曹操,兖州方向也许马上就有战事发生,所以我觉得让鲜于辅大人代领太尉事最为合适。”荀攸接着解释了一句。
蔡邕不好说什么,目光转向李弘。
“鲜于辅大人要主掌大司马府的日常事务,太忙了,不行。徐荣大人要负责重建未央宫,政务繁忙,也不行。”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说道,
“我看让右卫将军、光禄勋张燕大人代领太尉事吧。你们看怎么样?”大将军和荀攸两人非常默契,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搞定了。
蔡邕不好说什么,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
“那我们就一起上奏吧。”
“还有一件事。”李弘说道,
“丁立、许混、杨懿、朱魭四位大人被羁押后,兖州刺史部刺史和弘农、济阴、甘陵三个郡国的太守、国相不能长时间空缺,以免引起州郡混乱。考虑到目前的特殊情况,我建议让张辽将军暂时兼领兖州刺史,让张郃、高览、徐晃三位将军暂时兼领三郡国的太守、国村,你们觉得是否合适?”蔡邕、荀攸、刘和暗自吃惊,不约而同地望着李弘,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非常愤懑的情绪。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恐怕发动凌厉一击的李玮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吧?
暂领?什么叫暂领?北疆武人一旦进入州郡督领政事,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始逐步控制朝政。
随着收复的州郡越来越多,随着天下逐渐平定,这些武人入朝为卿的步伐将不可遏止。
“这……不太合适吧?”蔡邕眉头深皱,缓缓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