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只得
萧桓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辩道:“我倒不是害怕,就是没时间。我等会想去找十三叔父,请他帮着告知家中的老幼,明天开祠堂,把你的名字写进去……”
萧桓若真是有这能力,萧浠就不敢在他面前咆哮了。
这又是一桩让夏侯虞有些意外的事。
是不是肩负起了保护家人的子女都这样,在父母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
婚礼过后三个月,开了祠堂把新妇的名字写进祖谱里,婚礼才算完成了。
当年“四姓乱吴”的后果,让吴中世家印象太深刻了。
她前世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十三叔父,不知道是之后没有什么建树还是因为一直在姑苏老家名声不显。但不管怎样,这也算是个办法。
夏侯虞能猜到萧桓的想法。
夏侯虞一愣。
想当年,她何尝不是如此?
萧桓原本也想如对吴氏般的安慰夏侯虞一番,让她不要担心,他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可当他看到夏侯虞清澈如水,仿佛能倒映出他身影的眼眸时,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夏侯虞站在听政殿居高临下般凝视他的神情……他顿时觉得,夏侯虞和他母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不能无差别的对待两个人。因而他想了想,坦然地道:“除了让七叔父帮忙说项,我暂时还没有想出其他的办法来。不过,我七叔父是个十分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若是他都没有办法说服二叔父,我找谁来也没有办法。我寻思着要做两手的准备。二叔父若是能同意来当主祭那是最好不过了。若是实在不同意,就只能请了十三叔父——十三叔父是三房的,和荣始是师兄弟,这些年来著书育人,在姑苏颇有威望。”
卢渊欺负到她头顶上来了,她还唯唯诺诺地害怕反抗之后的失败,不敢轻易迈出一只脚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的有一种体会,不管你想的多好或者是多坏,你若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后天他就要去襄阳了。
她不由劝萧桓:“大家立场不一样,你难道觉得你和卢渊还能重归于好不成?与其这样畏畏缩缩不敢出头,还不如把事情往明了说。至少,你会得到萧家的支持。好过这样反反复复地推算。毕竟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只要活着,就什么事都会发现。前段时间闵南一带上折子,说有户农妇一胎生下四个儿子呢!”
送走了吴氏和萧醒,在回上房的路上夏侯虞忍不住问萧桓:“你准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