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煮清王朝 > 第四百四六章 谋杀皇帝的人!

第四百四六章 谋杀皇帝的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秘密做过试验,吸毒者一般在停用四到六个时辰之后才会犯瘾。表现出那些呵欠、流泪、流涕、出汗地症状。而只要一直保持着毒品的供应,吸毒者就不会表现出这种情况。”费老头答道。

“您是说……您让康熙一直保持在吸毒地状态下?”罗欣问道。

“没错。弄一些白粉并不难,反正现在云贵缅甸都在于中手里……再加上我以前做过内务府总管,嘿嘿,在康熙的香炉里加点儿料自然不成什么难题!”费老头的笑容有些发狠。

“我明白了……”罗欣慢慢地呼出了一口气!康熙已经老了,偏偏每天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再加上一直处于吸毒的状态,身体的各项机能恐怕已经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一听到东城大火以及十几万百姓上京讨债的消息之后,这位皇帝才会在气急攻心之下猝死。这种突然间死亡地事情,在瘾君子之中极为普遍,她做过警察,虽然只是民警,却也深知这种情况。而且,想要判定一个人是不是死于吸毒,以这年头的医学水平根本就不可能。难怪朝中一直没有传出康熙到底是怎么死的。

“明白了就好!”费老头笑了笑。他跟罗欣的猜测实际上都差不多。本来,他以为康熙会逐渐因为身体机能的衰败而死,可没想到那家伙最后却是被气死。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没有康熙这座大山在上面压着,那些皇子之类的家伙根本就不被他看在眼里。

“人一闲着没事儿,就爱『乱』想……结果,有一天,我就想到了于中用一丸白粉将那个台湾地叛贼头领秦宝奇给送上路的事情!”费老头淡淡地说道。

“毒品?”罗欣的眼睛突然睁得大了一圈儿。只用这玩意儿就能坑死康熙?康熙的医学水平可是相当的高,怎么会没有发现?而且,当初于中那一丸白粉之所以能让秦宝奇没有痛苦的死去,除了白粉的量不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宝奇当时已经重伤,再加上白粉的一刺激,当然活不了。可康熙却没有这种情况地呀!

“罂粟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中国,并有种植。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断肠草即指罂粟花。不过,当时的罂粟种植并不广泛,至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贡至。据史书记载,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国(即大秦,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枷。底也枷是古代西方的灵丹妙『药』,它的主要成份之中有一份就是鸦片,此『药』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与此同时,罂粟的种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携入中国,中国的部分地区也开始各种种植了。不过,当时鸦片罂粟的种植,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唐朝时,人们对罂粟已有相当的了解。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述了罂粟花的特点,他引述前人之言说:‘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不仅如此,对如何种好罂粟花,唐人也有认识,唐文宗时人郭橐蛇在《种树书》中指出:‘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贵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万历年间,大文豪王世懋在《花疏》中对罂粟花大加赞赏,他写道:‘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华,加意灌植,妍好千态。’崇祯年间,徐霞客在贵州省贵定白云山下看到了一片红得似火地罂粟花,大为惊奇,叹为观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费……费老,您说这些做什么?我知道这几年您读了不少古书,可您也不用给我掉书袋吧?”听着费老头好似要开始进行罂粟在中国的种植历史的考证,罗欣赶紧伸手连摇,制止道。

“呵呵,要想对皇帝用『药』,尤其是这个皇帝还精通医道,我不研究仔细了怎么成?”看着罗欣苦于听书的表情,费老头微笑着说道。

“那我们接下去怎么办?您打算支持哪个家伙上位?”罗欣抛开谋杀了康熙这么一位有为的君王所带来的一点点负罪感,又转向费老头问道。

“我谁也不支持!”费老头淡淡地说道。

“可这是历史,关医道什么事?”罗欣问道。

“嘿嘿,医道么?这东西当然不能忘!”费老头又笑了笑。“鸦片的『药』用途径,宋朝以来历代医书多有记载,一直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药』。宋徽宗时中医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就曾写道:‘罂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宜。’王磟在《百一选方》中清楚地记录了罂粟治痢疾的处方。他把罂粟当作治疗赤白泄痢的特效『药』。为此专门将罂粟子、壳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药』丸,患者服食30粒后即病愈。此外。宋代的医生们还发现了罂粟地其他功效,如治呕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罂粟子、壳也被当成了滋补品。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即反映了这种情况。他的兄弟苏辙的《种『药』苗》诗,更详尽地说明了罂粟的滋补作用:‘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元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肺养胃。……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后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记录了当时采收生鸦片的方法。据《明会典》记载,暹罗、爪哇多产乌香(即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明朝皇帝,如泰国即一次入贡300斤鸦片。直至成化时。鸦片进口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鸦片价格昂贵,竟然与黄金相等。其后,鸦片进口逐渐增加,明朝正式对鸦片征收『药』材税。万历十七年(1589),鸦片首次被列入征税货物清单之中。万历四十三年5),明廷规定,鸦片每十斤征收税银一钱七分三厘。这表明,鸦片输入增多了,食用鸦片地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富坤地主已经为数不少了。……康熙自诩博览群书,对这些当然也十分清楚!”

“原来您是利用了康熙的这个心理,所以才敢把毒品呈了去!”罗欣有些呆呆地问道。费老头为了下毒,看来还真是下了大功夫呀!

“呈送鸦片可不关我事……那是太医们自己送上去的。”费老头笑了笑,“我只是努力想办法保持康熙不犯毒瘾罢了!”

“这话怎么说?”罗欣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