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所谓君子
张敞这句话大有深意,因为他在山阳郡已经做了几年的太守,这次回长安,大家都猜测皇上有将他调任的意思,而调任,官职自然只会往高处走,所以张敞以为严延年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提携一下他的门生故旧,才安排了这次和苟参的会面。
而苟参又是从颍川来的,所以张敞才有此一问。
严延年不答张敞的话,一皱眉:“你师从何人?”
苟参答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张敞听了再次哈哈大笑,摇头说:“行了行了,无师自通!弄了半天这小侍曹还是自学成才的,我倒是想的多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你今年才十六岁,岂不是说才学习了一年?”
张敞坐直了身子,问:“苟参,你还懂礼记?”
苟参回答:“苟参略懂。”
“那何谓君子?”
张敞的话就有考究的意思了,苟参说:“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谓君子也。”
张敞一听,就要叫好。
“学了一年就有这样的成就,了不得!”
【注:涿郡,河北涿州;山阳郡:今兖州市】
他问苟参什么是君子,苟参用孔子的话回答说,先将所要说的话实践出来,才将话说出的人就是君子。
这时苟参又说:“君子不器!不能像器皿一样有单一的用途。”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时严延年也将信看完了,听到张敞说:“好,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知道学习就不会自以为是,不和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来往,有了错误不怕改正,哈哈哈,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延年兄,我张敞此次真是不虚此行。”
“这苟参,难道是许侯爷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