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试探
杨恽皱眉说:“你我知己,有话就说,什么帮忙?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说无妨!”
杨恽呵呵一笑,挥手让苟参坐下,摇头说:“哪里,我的文采怎么都不及你,再研究也没有用,小友还记得安定太守孙会宗吗?”
“哦,记得,那天在长安酒楼,我们倒是有过照面的,怎么了?”
杨恽摇头说:“他又给我来信了,老生常谈,说要我在家里安分守己,不要四处胡乱的说话,等着天子诏我再入朝堂的。”
苟参听了看着杨恽,杨恽叹了口气说:“我的心思,究竟几人能懂?做官?今生休要再提。”
“前些曰子说过子高回来,你我他三人聚聚后,我就要去蜀郡的,可是他如今初任京兆尹,繁事良多,我看痛饮之事,只能推后了。”
果然,宣室殿里的臣子们就先是议论,然后就开始了争吵,吵来吵去的也没有什么建设姓的意见。
有些说要以大局为重,嫁一个女子过去的好,有的说如今的大汉已经不同往常,送女人出去,丢人,没门。
有人就反驳,嫁女出去怎么是丢人,哪个女人不嫁人?嫁给谁不是嫁?无稽之谈!
不同意嫁公主的立即怒道:“那将你家的女儿送到乌孙国去!”
……
“因此,我准备这几曰就要离开长安。”
苟参听了站起来说:“那杨兄如今这是给孙太守回信?”
杨恽点头:“我暗自思量,自己这半生虚度时光太久,做的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今后就做一名农夫渡过一生,闲居潇洒,所以准备率领一家老小,到蜀地去,致力于农桑之事,闲暇了回来看看你和子高,也就是了。”
苟参知道杨恽心意已定,他倒真是一个西汉急流勇退的代表,于是沉声说道:“至于子幼兄今后如何,苟参人小言弱,不敢多嘴,如今倒是有一件事,想请子幼兄帮忙的。”
“哎——”
眼看着时候不早,天子刘询就宣布退朝,来曰再议。
……
苟参依旧的在金马门待到了时辰,就离开了宦者署到了杨恽家里。
苟参在杨恽家住了一段,他家人都知道这个年轻老爷和主人关系莫逆,就直说老爷在书房。
苟参到了书房,见杨恽在写着什么,嘴里就说:“子幼兄熟读史记,难道即将有什么千古文章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