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侯爷回府
如果她不是反贼该多好,老老实实嫁作人妇,后院里跟别的妻妾们为争宠而勾心斗角,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披头散发泼妇骂街,这些场面多么的温馨感动,若实在喜欢刺激可以玩蹦极跳伞呀,何必非要去造反……
秦堪从怀里掏出一道奏疏,双手呈给朱厚照。
一股浓浓的温情涌上心间,秦堪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了笑容。
“陛下,天津不止是漕粮中转和产盐之地,天津滨临渤海,又是京师屏障,南来北往的货物皆交汇于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在这里,当年永乐皇帝奉天靖难,天津便是起兵龙兴之地,是为天子渡口,故而永乐皇帝以‘天津’名之,然臣此次奉旨巡狩天津,却发现天津处处破败,城墙半数仍是夯土所累,墙高不过三丈,一支强弩便可洞穿,城中百姓面有饥色,衣食不裹,南北货物卸船便径自起运北直隶各州府县,从不在天津停留,白白浪费一块绝好的兴商富民之城……”
不知脾气火爆的杜嫣在家里是否仍强自端着主母兼诰命夫人的架子,绷着小脸吆五喝六?金柳怀胎已满八月,再过不久便该临盆,不知肚子隆起多大了?
朱厚照当了一年多皇帝倒也没白当,拧眉思索片刻,道:“天津虽靠海,但对我大明来说,不过是漕粮中转和产盐之地罢了,若说繁华,离天津二百余里便是京师,有何必要再大建天津?”
家里还有两位小萝莉,算算日子,今年快十六,也该把她们吞进肚了,俩丫头在侯府见多识广,什么都见识过了,唯独没尝过人世间最快乐事的滋味儿,这是秦老爷的失职啊……
…………
秦堪拱拱手,淡淡道:“臣,尽自己的本分,忠君之事而已。”
…………
朱厚照沉默片刻。叹道:“朝堂上的人。只知坐在案头前,包括朕在内,大家看到的大明全是奏本里的大明。对大家来说,大明不是一片土地,不是一群百姓,也不是一座座城池,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字,如此而已。……秦堪,也只有你,真正将振兴社稷,富国强兵放在心上,以此为志向身体力行。”
走出宫门。李二常凤等人在承天门前静静等候。
“正是。”
脑海中莫名浮现唐子禾那张干净清冷的绝色俏容,如果某天将她收纳入侯府,以杜嫣的火爆性子,是将唐子禾做成两锅红烧肉呢,还是唐子禾反过来下毒弄死秦家两位夫人顺利成为新一代侯爷正室?
朱厚照接过奏疏翻开,看了几行便奇道:“奏请朝廷大建天津?”
秦堪嘴角一勾,接着黯然一叹。
“臣之所请皆在奏疏里,请陛下御览。”
“是的,陛下。若将它建设好了。无论商家还是兵家,皆视其为必争之地,臣亲自看过天津后便一直觉得很奇怪,如此重要的城池为何朝堂的大臣们从来没人提过建设它。重视它?”
秦堪的心忽然变得火热起来。
朱厚照越听越肃然,面容渐露深思之色:“天津竟如此重要?”
昨晚回京进城之后忙着杀人放火,今日早朝又跟刘瑾和文官们斗智斗勇,忙来忙去到现在还没回家。离家数月之久,家中两位娇妻还在翘足等他呢。
“如此绝佳的屏障,可我大明却丝毫没有重视它,令臣颇为惊讶,陛下试想,如今东南沿海不靖,时有倭寇劫掠抢杀,而天津城临海滨,城防却如此糟糕,若倭寇在天津登岸,攻取此城毫无难度,那时我大明的屏障轻易便被流寇所占,大明赫赫皇威何在?颜面何存?陛下再试想,若将来有不可测之原因,京师缺粮缺布缺铁缺盐,一个拥民百万的大城面对这些危机如何解决?唯有下令紧急调集京师周边城池的民生之物用以安定皇都民心,而天津若繁荣起来。官仓丰足,商贾盛行,万货囤积,就算京师有什么突发的危机,陛下一道圣旨,京师缺的物质皆可由天津紧急补足,而且朝发夕至,用最短的时间稳定恐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