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风暴酝酿
又是一阵压迫人心的沉默。
弘治帝驾崩不久,朱厚照登基时对朝中人事并非做太大的变动,弘治一朝的格局仍如继往,特别是内阁和内廷几位掌权人物仍存,弘治朝时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外臣内臣默契相处的良好局面也没有改变。
不知过了多久,谢迁语气带着杀意,森然道:“如此说来,陛下身边佞臣不止八虎,而是九虎?”
三位大学士和王琼眉头深拧,神情凝重,一直阖目养神的萧敬忽然睁开了眼睛,目光复杂地扫了王岳一眼,无声地叹了口气,再次闭上眼睛不言不动。
王岳继续道:“九人之中,秦堪的地位最为超然,八名太监侍身以奴,尚不敢太失分寸,唯独秦堪是外臣,陛下却对他言听计从,二人交情之深,天下皆知,天子待之以兄弟朋友,此人深谋远虑,野心昭昭,刘公可还记得陛下登基大典那日,陛下一开口便要封秦堪为王么?若非此子背后教唆求爵,陛下怎会不顾礼仪,于大典之上说出这句大违朝纲礼仪之言?诸公应该明白,内患甚于外患,今日内廷之患,患在九虎,九虎之患,秦堪即为祸首,诸公若为我大明千秋万世宗业计,秦堪不可不除!”
刘健出离愤怒了,白发白须怒张,牙齿咬得格格直响,谢迁,李东阳和王琼三人神情好不到哪里去,文华殿里沉默无言,却酝酿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杀机。
王岳脸上的笑容渐渐充满了一股森然味道,缓缓道:“前几日陛下换了一身小厮衣裳出了宫,东厂番子回报说。陛下那日在东宫几名近侍太监的陪伴下,爬上了夏儒府外的围墙,窥视我大明未来的皇后。瞧了小半个时辰才走,回了宫陛下便改变了主意,命人召见王尚书。欲毁婚约……”
萧敬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看着娓娓而谈的王岳,眼中不知怎的竟露出讥讽之色,仿佛看着一个博人娱乐的小丑。
刘健拱了拱手,肃然道:“还请王公公详细告之。”
“王公公所言之人,……是何人?”刘健语若寒霜,缓缓问道。
王岳这番话说出口,文华殿内的气氛顿时凝滞了。
看着几位大学士惊愕难看的脸色,王岳笑了笑,继续道:“远的不说,便说说陛下悔婚一事吧,诸公可知陛下为何突然欲毁婚约?各位每日忙于朝政,疏于消息。这也难怪,可杂家除了司礼监秉笔,另外还领着东厂,消息比各位多一些……”
王岳哂然一笑,悠悠道:“锦衣卫指挥同知,秦堪。”
王岳淡淡一笑,道:“陛下一直很懂事的,可自从登基之后,却屡屡做出昏庸失当之举,比如朝会,昔日先帝每日一朝甚至两朝,陛下却连一朝都很不耐烦,多次叫宦官传话说龙体不适罢朝一日,比如批奏本,昔日先帝事事躬亲,每本必阅,如今陛下却已完全将批红权给了司礼监,内阁递进宫里的奏本,陛下翻都没翻便交给了司礼监处置,若非身边有佞臣唆使,杂家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致令陛下怠政懈朝了。”
殿中众人脸颊一齐抽搐了一下,李东阳的眼皮不易察觉地跳了跳。
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相处还算愉快,谢迁对司礼监几位太监也比较尊重,听得王岳这一席话,谢迁拱了拱手,道:“王公公的意思是说,陛下身边出了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