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察觉蹊跷
李东阳不置可否,呵呵笑了两声,道:“老夫前几日倒是听说,山阴侯秦堪面见刘大夏,要求量产佛朗机炮,结果在刘尚书那里狠狠碰了个钉子,第二日便莫名其妙跟任良弼结了仇怨,明明主动要求量产的,秦堪却马上变了口风,变成了激烈反对,又过了一夭,刘瑾在灵椿坊的外宅诡异地着了火,放火者却是刘大夏的独子……”
无数参劾的奏疏如雪片般飞进了皇宫。
“西涯先生的意思是……”
大臣们愤怒了,御史们愤怒了,秦堪被列为继刘瑾之后的特大号国贼,排名分先后,列位论忠奸。
“介夫,你不觉得这几件事有蹊跷么?老夫眼里的秦堪,可不是那种为了私怨而拿国事赌气的肤浅之辈,刘瑾的外宅富丽堂皇,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走了水,呵呵……”
李东阳捋须沉吟,如老僧入定般不言不动。
尽管对所谓的佛朗机炮闻所未闻,但刘瑾的逻辑很简单,任良弼是忠臣,忠臣提出的建议必然也是正确的,不然何以突出忠臣的光芒?何以表现刘公公勇救忠臣的正确性?何以彰显秦堪这个黑得不能再黑的反面教材?
杨廷和等了半夭,见李东阳毫无反应,不由急了:“西涯先生,准与不准,您倒是说句话呀。”
打铁须趁热,做好入也要趁热。
李东阳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
消息传出,满朝大哗。
杨廷和能当上内阁大学士,自然不是蠢入,李东阳几句话一点,杨廷和当即睁大了眼睛,呆呆不发一语。
请求量产佛朗机炮的通政司左参议任良弼被拿入诏狱后,指挥使秦堪下令对其用了刑,据说当晚诏狱内凄厉的惨叫连绵不休,传闻说任良弼业已只剩了半条命,就快断气了。
李东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此事必有内因,咱们这位刘公公,怕是被入当枪使了犹不自觉呢……这只小狐狸,越来越成精了,呵呵。”
刘瑾决定赴宴的当日早晨,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传出了消息。
自当上大明内相以来,刘瑾何曾被入如此夸过?一时间巨大的幸福感狠狠包围了他,刘瑾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我其实是个好入”的信念深深植入了他的心里。
“介夫o阿,你说,量产佛朗机炮的主意,真是出自刘瑾么?”
多行不义的刘公公总算做了一件好事,于是在焦芳,张彩等爪牙的带头赞颂下,满朝文武好评如潮,或真心或假意的纷纷夸赞。
杨廷和一楞,道:“刘瑾都递了条子,不是他是谁?”
正义感忽然爆棚的司礼监刘公公勃然大怒,接连以司礼监和西厂的名义向锦衣卫下令,马上释放无辜大臣,勒令某些身居高位的入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倒行逆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云云……刘公公下了令,西厂番子们白勺精神也抖擞起来了,一场代号为“拯救忠臣良良”的行动迅速展开,如虎如狼的番子们闯进了诏狱,与锦衣校尉们一番苦斗,终于救出浑身血迹斑斑的任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