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李广难封
谨身殿内。
朱厚照也一肚子怒火,听着满殿喧哗反对,他的脸渐渐阴沉下来。
谨身殿位于奉天殿的后面,是皇帝上朝或退朝时更衣的地方。
我不要是因为我风格高,但你们当着我的面拼死反对就缺德了,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挡人升官简直如杀人祖宗。
朱厚照怒气冲冲走进殿内,站在一面硕大无比的铜镜前,一群太监垂头躬身脚步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朱厚照刚站定,便有太监上前为他松开腰间金带,摘下头上金冠。
满腔怒火的秦堪出声不得,他若站出来说话恐怕会将今日朝会变得更复杂。
杨廷和这番话引来诸多大臣连连点头。
但受了气总要发泄啊……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出班道:“陛下晋秦堪之爵不可行,纵观我大明上下百年成例,封爵最多者乃洪武开国年间和永乐靖难之后,那些年确实出了很多名臣名将,然则自永乐以后,我大明封爵极吝,仁宣以后鲜有位封国公者,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瓦剌也先俘虏英宗,兵临京师城下,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奉旨抗敌,分遣诸将列阵京师九门迎敌,于谦亲自督战,终溃瓦剌也先,当时社稷何等危急累卵,若非于谦力主死战,我大明那时便已亡国矣,如此大的功劳,于谦最后只封了一个少保,敢问陛下,秦堪之功比之于少保如何?”
于是满殿激动的人群里,一只中指从人群中高高竖起,中指的方向正对着杨廷和,那么的突兀,鲜明……
没野心归没野心,但此刻听到满殿大臣激烈的反对声时,秦堪还是感觉胸腔里渐渐充斥着一股怒火。
秦堪站在他身后,静静看着太监们为朱厚照忙碌,表情很阴沉。
右都御史掌握着朝中清流的发言权,屠滽这番话说出来,便基本代表了所有清流大臣们的意见,此言一出,无数大臣点头不已,连秦堪的岳父杜宏也不得不点头赞同。
*****************************************************************
都察院右都御史屠滽沉着脸道:“陛下,国公非开土辟疆之功不能封也,或者江山危急。社稷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者方可。秦堪平定霸州民乱之功无可否认,然而他领兵之时我大明远远没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霸州民乱而已,反贼皆是当地的流民响马盗拼凑而成。可谓乌合之众。秦堪领十万精锐京营出征。以狮子搏兔之势平定叛乱,胜则必然,败则大罪。有功自是有功,但远远不到位封国公的地步,请陛下三思。”
朝会不欢而散。
“诸卿是不是太过小题大做了?秦堪平定三省民乱,收复城池数十座,失地十万方圆,剿反贼数万,如此赫赫军功,晋爵一级升国公有何不妥?尔等拼死阻拦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