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转直下
牟斌斜眼瞧着他,笑道:“秦堪,你可比我强多了。今年你才二十出头吧?不但已是锦衣千户。还颇得陛下和太子信任,更厉害的是,能徒手搅动朝堂风云。将一件尘埃落定的铁案推翻重审,委实后生可畏。”
弘治帝暗叹一声,道:“此案疑点甚多,不能不审,再说国子监贡生昨日因此案而冲击刑部衙门,朕向来善待文人大夫,群情陈情,朕不得不详查究竟,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若案情所断无误,必然经得起重审,如此不明不白,如何堵天下悠悠众口?”
秦堪抿了抿唇,不发一语。
邢昭道:“我皇仁德英明,臣等钦佩感怀,只不过陛下此举无疑滥用国器,臣大胆直言,此举殊为不妥,此案明明已是证据确凿,却令官员一查再查,天下民生政事何其繁多,此例一开,我大明积压了多年的大案要案若全部翻出来,有心人再捏造几个疑点,这些案子岂不是要全部重审?如此我大明律法威严何在?”
牟斌端茶啜了一口,然后眯着眼睛扫了一眼秦堪,淡笑道:“年纪轻轻,竟已有在京师翻云覆雨的本事,不得不佩服,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只是一名锦衣百户,京师里小心翼翼的熬出身,若非当年大太监怀恩赏识提拔,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还轮不到我坐,多半挂个指挥佥事的空衔庸碌一生终老。”
秦堪苦笑:“下官就当牟帅在夸我吧……”
先发制人的道理谁都清楚,当然,跟实力也有关,秦堪就算有心先发制人也无能为力,他太弱小了,朝堂上根本没有盟友,大明所谓的朝堂之争,用四个字足可概括,那便是“党同伐异”,像秦堪这样的光杆司令若得罪了朝堂上的某派势力,等待他的将是被集体群殴。
牟斌哼道:“听你说话以为你是个横冲直闯的楞头青。做事却做得老谋深算,手段老辣,你以为我真信你是楞头青?以你的算计城府。可以当楞头青他爹了。”
圣旨下达的第二天早朝,金殿内似乎充斥着一股诡异莫名的气息。
秦堪索性承认道:“牟帅,家岳入狱,下官不得不倾尽全力谋划奔走,至于事情闹得多大,会有什么后果,下官已然顾不得许多了。”
金殿内,邢昭满脸正义慷慨陈词,殿内数百名大臣暗暗点头,邢昭话刚说完,已有六名官员一齐站出朝班,附议邢昭之言,殿内议论的声音愈发大了。
值日太监尖着嗓子喊着“百官见礼,有事启奏”,话音刚落,巡按浙江监察御史邢昭率先站出朝班,躬身道:“臣有事奏。”
牟斌老脸忽然一板,重重哼道:“挑唆国子监贡生闹事可与我提拔你没有任何关系。说你厉害算好话,其实你就是个惹事精,而且专惹大事,大麻烦!”
弘治帝微微点头:“邢卿有事尽管奏来。”
秦堪拱手道:“全托牟帅提拔之功……”
“臣奉旨巡按浙江,去年浙江各官府考绩评述,臣已原原本本上报吏部,关于绍兴织工被杀一案,此案当时震动江南,臣不敢不尽职查访,经查,当时苏州织造局督办太监王朋被闹事织工打杀,绍兴知府杜宏和会稽知县陈文忠带着数十衙役亲自赶至,杜宏见情势失控,便下令衙役抽刀镇压,须臾之间十余名织工倒地身亡,案发后臣赶到绍兴,亲眼见过现场,而且与浙江布政使崔甑,会稽知县三人同时侦断,更将受命杀人的十余名衙役拿入大狱待审,行凶的制式佩刀十余柄皆妥善保存,无论人证还是物证皆齐全有效,臣敢问陛下,为何迟迟不治杜宏之罪,反而将此案交三法司重审?”